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承接产业转移 寻求后发赶超

来源: 经济时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行动纲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在产业升级方面提出了两大明确要求,即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从各地贯彻落实规划要求的具体举措中可以看到,两大要求已经明确体现在承接产业转移,寻求后发赶超的过程中——

山西:饥渴式招商成为历史

本报记者 刘存瑞 李 哲

作为资源能源型老工业基地,近年来,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了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一大助推力。纵观山西承接产业转移之路,“捡到盘中都是菜”的饥渴式招商早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今日的招商选资是全产业链企业的集群入驻。而在招商引资方式的改变背后,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理念与影响有着更加深刻的转变。

产业结构转变——

瞄准新兴产业

在山西省产业转移示范区——临汾开发区·甘亭工业园内,丝毫感受不到老工业基地的黑、大、粗,来自精密制造、电子产品、新型材料等领域的企业整齐入驻,一条条现代化的流水线繁忙运作着。

临汾开发区·甘亭工业园是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大型基地,临汾市委书记罗清宇要求园区选择项目时,要“引进高端产业项目和转型产业项目,力争把园区打造成为全市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全省转型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中西部低碳经济样板区。”

“虽然产业升级不能一蹴而就,但我们还是要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不能总是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我们要学会选择。”山西省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说道。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类项目的投资完成额、完成率在各类项目中均排名第一。

政府作风转变——

剑指服务品质

自运城市获批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如何把这一金字招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吸引高端项目入驻成为当地政府最关心的问题。

“要承接产业转移,引来优质投资,不能坐而等之,要有良好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首先要强化政策服务,制定政策要算长远账,算大账。形成政策的洼地效应,创造宽松政策环境把好项目吸引过来。其次,要继续优化行政审批中心这个平台,搞好服务,提高效率。”山西省太原市市长耿彦波如是认为。

今年是山西省的“项目推进年”,山西省委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必须到一线了解情况,在一线解决问题,必须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拿出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研究实际困难,千方百计解决难题。

发展模式转变——

呼唤绿水蓝天

“中西部地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为了GDP数字的增长去承接其他地方淘汰的低端产业,要避免把夕阳产业、污染较重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抱着产业淘汰前捞一把的心态,更不可取,否则引进来的企业开工第一天,很可能就是走向倒闭的第一天。”董洪运说道。

来自山西省环保厅的统计显示,2012年,国家考核的二氧化硫等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山西省均超额完成。就此,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山西始终坚持把污染减排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虑,把污染减排作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只有转变发展模式,绿水蓝天才能回来。

湖北黄石:从资源立市到资源创业

本报记者 魏劲松 通讯员 黄士华 万金光

今年18岁的张晓阳,在位于黄石的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读中专。最近,他报名参加了学校开设的沪士电子班。跟记者聊起就业前景,他非常乐观,“沪士电子是一家很有名的台企,还没有毕业就能去这里参加实训,家里人都觉得我未来的工作前景比较好。”

两年前,台湾沪士电子落户黄石经济开发区的黄金山新区。伴随着其投资33亿元建造中部最大的PCB生产基地,6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先后进驻PCB产业园,百亿元电子产业呼之欲出。

在黄金山新区,记者看到,随着一个个高起点、高水平的专业园区雏形初现,该区已经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保健食品、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低碳产业集群。如今,8个省级以上的工业园区犹如一串珍珠,密布在50公里长的长江沿线,成为黄石新的经济增长极。

“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产业转型。”黄石市委书记周先旺告诉记者。近年来,黄石在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技术革新步伐的同时,坚持“高新化、集约化、低碳化”三化并举,培育了一批质量效益型和科技创新型的知名企业,引领黄石产业从“地下”走到“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从依赖资源立市到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

“既要主导产业的日月经天,又要第三产业的群星璀璨,是黄石转型的关键。”黄石市市长杨晓波说,未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这一思路,力争将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

河南: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支撑

本报记者 党涤寰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总量、效益水平快速提升,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的跨越。老工业基地历经10年艰难的调整改造,浴火重生,成为推动这一历史性转变的主导力量。

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始,河南就启动了以洛阳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南阳等9个老工业基地,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持续进行调整改造,其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历经了脱胎换骨的重生,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我省根据各市实际,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上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艰难探索,洛阳的实践在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河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河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另一大亮点,是把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作为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要载体,构建纵向连接、全方面配套的特色产业链,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河南的老工业基地,经由“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依靠独特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逐步形成。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9市普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老区改造难、环境压力大等沉重负担,改革阻力重重,发展步履维艰。随着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思路逐渐成形,洛阳、郑州等很多曾因“改革阵痛”一度陷入困境的城市均摆脱了缓慢发展的魔咒。

经过10年努力,河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巩固提升了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和新型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化工、有色、钢铁和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了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先导产业,现代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成长,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统计显示,2011年,9市实现生产总值是2002年的4.66倍,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5%,比2002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0.5%,比2002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产权多元化,非公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而今,国务院批复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将河南省8市1区列入规划范围,其数量居中部省份之首。就此,这位负责人表示,“河南将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老工业基地改造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全国重要的现代化新型产业基地。”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