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国人口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的状况是,大城市的人口趋于稳定,但农村的人口流失严重。
在过去60年中,德国一直不断努力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为城市和农村创造同等的生活条件。农村的道路、基础设施和城市里同样好。但随着人口下降,维持这些标准越来越困难。交通、电力、供水系统、学校等基础设施还保持在从前的水平,却要分摊在更少的人头上,一些设备需要更新,需要不少投资。比如有些地方规定每个村镇必须有中心污水处理厂。在人口减少的地区,这些污水处理装置的维护和正常运转成为问题,未来如何应对还在讨论中。我觉得应该允许农村使用更简单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比如价格便宜、小型分散的装置。此外,人口减少也带来税收下降,这让地方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10年、20年后,德国的小村镇将遇到当地老年人就医和护理难题,因为很多人没有孩子,或者孩子搬到了其他地方居住。到2040年,80岁以上的德国人将是现在的两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将翻倍。老年人很多时候需要心理上的关怀,需要与社会保持联系,与人说话沟通。我们正在尝试的是流动型解决方案。比如在勃兰登堡州有流动的牙医,开车在几个村庄之间给人看病,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能够给当地人带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抚慰。目前这种流动解决方案还处于试验阶段。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为农村提供补贴,但由于有些地方行政极其分散,这些补贴的效益不太理想。我认为政府的投资要更加专注,在一个地区内统筹规划,应该让地方有权自由支配财政支持资金。人口减少的村镇应该共同商量并决定该地区今后的发展,在哪里盖房子,在哪里建工业区,在哪里不再投资等等。
再城市化同样也给城市提出挑战。除了要盖更多的房子以外,城市交通的发展、居民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很重要,环境问题也格外突出。此外,未来的城市要能够吸引高水平人才,一方面要有好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要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他们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斯特芬·克勒纳特 本文作者为柏林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专家,本报记者郑红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