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奶企问奶粉——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采访纪实
图为福建明一国际集团奶粉生产线。
图为杭州贝因美集团专为来企业参观的消费者设立的活动区。
本报记者 祝君壁摄
编者按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日前公布了对目前国内市场上25个国产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质量的调查结果。16个国产品牌(包括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9个原装进口产品中有3个产品不合格。消息一出,消费者众说纷纭。国产奶粉质量到底行不行?记者近日在乳制品工业协会组织下赴上海、杭州、福州、汕头等地,深入乳企一线采访。通过对企业在原料收购、质量控制、生产加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调查采访,了解国内乳制品企业质量管控的现状,感受到乳制品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国产奶粉标准比国外低吗
新修订的标准是我国婴幼儿乳粉的第四代标准,技术上是先进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
“让宝宝吃进口奶粉,是因为觉得国外的食品安全标准更高。”“新”妈妈张丽对于记者提出的为何要坚持购买价格昂贵的进口奶粉问题时这样回答,这也是大多数妈妈们的想法。国内奶粉的生产标准与国外相比,到底有没有差距?采访中,记者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给出的一份《各国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比对》报告中得到这样的结论:
第一,各国标准中对于婴儿的定义具体说法上均有不同。不同标准均说明了婴儿配方食品单独使用能够满足出生几个月内的婴儿营养需求。
第二,我国标准详细规定了婴儿配方食品的形态和产品主要基质(乳基/豆基),其他国家没有明确规定;而就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要求的对比来看,国内外标准对牛乳蛋白配方中蛋白质含量范围要求大同小异;我国、欧盟和澳新法规中均对来自豆基和乳基的配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有不同的要求;我国标准特别规定了“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60%”。
产品标准决定了产品配方,产品配方造就了产品营养的科学性、合理性。据了解,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生产婴幼儿乳粉,2009年,第三次对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进行修订,形成了2010年4月1日正式执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这次标准修订,参考了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和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既确保产品安全性,也要满足婴幼儿营养需要。”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说,“新修订的标准是我国婴幼儿乳粉的第四代标准,技术上是先进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许多指标等同采用了CAC标准,有的指标则是CAC标准所没有的。”
“自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之后,为了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食品质量标准上也逐渐完善。近几年,国内乳制品安全标准与国外标准的差距在不断缩小,目前有些指标甚至比国外规定的还要严格。”宋昆冈说,“以蛋白质为例,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要求蛋白质含量必须在2.09-2.93g/100kcal之间,这一标准基本符合国际食品法典要求的不少于2.25g/100kcal,而在美国、欧盟、澳新的标准中对这一指标都没有明确要求。”
然而,国内标准目前还在不断完善之中,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评估员韩军花告诉记者,下一步工作是尽快完成“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的修订;依据最新科学研究和国际法规的更新情况修订和完善婴幼儿配方食品的产品标准;营养强化剂化合物质量规格的完善;婴幼儿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强化剂中的添加剂如何管理正在讨论。
进口奶源更安全吗
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才是奶源品质的最有力保障
“优质的原料是高品质产品的基础和保证。为保证优质原材料的供应和质量稳定性,我们实行全球化采购,在全球范围内甄选优质原料。”上海晨冠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涂醉桃边介绍边带着记者参观了公司的储料库,库里飘散着阵阵奶香,从新西兰进口的大包乳粉成堆码放得整整齐齐。
“自2002年成立以来,晨冠的采购理念是‘成本为质量让步’。”对于记者提出为何不选择国产奶源的疑问时,涂醉桃这样说道:“近年来,晨冠先后与国际优秀原料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满足产品生产的原料需求。并不是因为国内奶源不够好,这中间存在一个长期合作的稳定性因素。”
有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除了考虑合作的关系,企业在生产、销售的过程中,通常会以消费者的需求为转移,而消费者目前对于进口奶粉显然更信任一些。“除非是‘代购’,否则纯进口的奶粉价格太高,一般家庭根本消费不起。如果选择国产品牌奶粉的话,使用进口奶源的产品会更吸引我。”张丽的想法代表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心态,也是促使一些企业坚持使用进口奶源的原因之一。
进口奶源是不是一定就好,百分之百安全?在调研中,记者听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声音。“即便供应商是国际上优秀的原料企业,我们也要通过精细化的质量监管来严控源头,确保优质。”晨冠品牌经理孙婧告诉记者。由此可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才是奶源品质的最有力保障。
“无论国内国外,食品安全都不能保证零风险。”宋昆冈的观点也不无道理,“从近期进口婴儿配方乳粉被查出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日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委托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和原装进口的Ⅰ段婴儿配方乳粉进行了质量调查抽检。公布检测结果表明,在北京及周边省会城市市场上随机抽取的在销产品中,9个原装进口产品,3个不合格。其中1个产品的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比例和钙磷比不合格;另2个产品均为钙磷比不合格。可见进口奶粉也不全是安全有保障的。
“但总的来看,进口奶粉出现问题的频率与国产奶粉相比还是较低,还是相对可靠一些。”面对检测结果,一些消费者还是坚持认为国产奶粉质量不如进口奶粉。对此宋昆冈显得有些无奈。他表示:“国内奶源实际上不比国外奶源差。”产品配方决定了所用原料,原料质量是形成产品内在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政府和企业加强了对原料基地的整顿和改革。对奶站进行清理整顿,实施许可证管理制度,关闭不符合要求的奶站;运奶车辆实施准运证制度;原料乳进厂批批检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乳企近年来大力发展自有奶源,一些大型骨干企业自有奶源比例达到30%—40%,有的已经超过60%,最好的已全部自给。“生产婴儿乳粉的主要原料是生鲜乳和乳清粉。目前一些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在原料生产上实施‘全产业链’管理,所用生鲜乳全部来自自办牧场和规模化合作牧场的高品质生鲜乳。”乳制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乳企质量保障到位吗
国内大型骨干乳企,无论是湿法工艺还是干法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检验手段和能力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
“企业的生产与质量保障体系包括: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检验能力、管理制度等内容。这是保障企业能够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基础条件。”在采访中,宋昆冈向记者介绍,我国从2001年开始对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检验能力、管理制度进行审核。2011年,质检部门按照《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版)》,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对生产企业的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企业规模;车间洁净度;包装全部机械化;具备对产品所有检验项目的自检能力等。在宋昆冈看来,目前,国内的大型骨干乳企,无论是湿法工艺还是干法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检验手段和能力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这点经得起考验。
带着探究和疑问,记者来到福建明一国际集团建立的年产值可达100亿元规模的婴幼儿奶粉制造基地——“明一国际高新科技园”。透过参观通道的玻璃幕墙,记者见到一罐罐奶粉,从自动充填、充氮、封罐、装箱、码垛到出库的全自动化生产过程,而这一切都是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达10万级的全封闭洁净车间内进行的。
“明一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体婴儿奶粉制造基地、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婴儿奶粉制造基地、全球领先的在线塑膜制造装配系统和全程在线精确监控系统等10大国际领先技术,”明一国际营养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光耀告诉记者,“并且拥有全封闭自动真空无菌输送系统、自由落体式检测剔除技术和质量安全电子信息追溯系统等10大核心科技。健全的产品溯源体系可以保证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完全可追溯。”
为了了解质量安全电子信息追溯系统的可操作性,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在电脑上打开官方网站,在相应栏框里输入任意一罐奶粉底部的追溯码,便可清晰看见这罐奶粉从生产到出厂的时间、批次等全程记录。
“要想做出优质的奶粉,不仅需要生产企业拥有符合相关条件的生产资质,还要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做后盾。”宋昆冈肯定地向记者说,“不仅仅是明一,国内乳企经过多年的行业科研创新与技术升级,目前生产制造工艺已经优于国际水平。”
在杭州的贝因美和广东的雅士利,记者看到生产车间干净整洁,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监控体系完善,放心安全。“雅士利产品质量溯源体系是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平台,以电子标签(RFID)技术、条码技术作为载体,对产品流向的每个环节进行数字化标识,”雅士利总裁张利钿指着奶粉罐身上惟一的身份识别码“二维防伪码”告诉记者,“二维防伪码与被追溯的产品一一对应。同时结合最新的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序列号管理思想、条码设备,有效收集产品在生产和物流配送环节的相关信息数据,实现数据全程关联,并通过雅士利防伪防窜货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产品全程追溯。”
“自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四年多来,乳制品行业认真接受经验和教训,对行业和企业进行整改。”乳制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全国所有奶站进行整顿,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对乳制品企业进行整顿,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颁布乳制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管理法规政策等一系列努力,我国乳制品行业在原料奶的质量安全、技术装备、检验能力、管理水平、职工队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记者看见车间现场管理人员利用取样阀,对每批次产品的每个环节进行取样,进行感官检测,并喝下样品奶。“这就是三元食品一直坚持的‘人体实验’,只有自己先喝了,才能放心给消费者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三元还对原料奶和产品进行留样管理,确保发现问题时能够追踪至原料奶。
消费者的信任能找回吗
只要政府监管到位、行业标准完善、企业诚信发展,国人对国乳的信心就有望逐渐恢复
“当前国内奶粉产品质量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宋昆冈告诉记者。然而一组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复,特别是对国产婴幼儿乳粉心存疑虑:2012年共进口零售包装婴幼儿乳粉9.15万吨,货值10.4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93%和1.79%。从国外捎购婴儿乳粉的现象有增无减,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限制中国人采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液体乳的进口量在成倍增加。2010年液体乳进口1.59万吨;到了2012年增至9.38万吨,同比增长131.34%。2012年进口乳粉57.31万吨,导致第三季度国产乳粉大量积压。这说明消费者不仅是对婴幼儿乳粉,对其他乳制品的消费信心也尚未完全恢复。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乳制企业要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中国乳业的新面貌,展示企业整改所取得的成果,向广大消费者报告产品质量状况。
不过,国人的伤心除了源自对产品质量的质疑外,还有对政府监管力度的不满。“总觉得政府在对待问题乳品的态度上‘不给力’。出了问题就要坚决严惩,而不是说说就算了。”网友“中华98”在微博中提到的看法得到了不少网民的认同。
宋昆冈认为,近几年政府确实加大了对乳制品的监管力度。“目前,市场和消费者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后续仍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他表示,第一,要建立并实施诚信管理体系。要求所有企业在2013年上半年全面建立并通过考核评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定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审核评价单位,可以为企业培训体系建设管理人员、指导帮助建设体系和审核评价。据悉,2012年,已有近50家乳品企业通过协会的评价。建议各地行业协会统一组织企业开展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和评价工作。
第二,强化对原辅材料进厂的检验,包括辅料、包装材料、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等。特别是对原料乳,必须按照标准要求逐一进行认真检验。要积极采用快速检验技术,确保投入生产的原辅材料符合标准。强化产品出厂检验,必须按照标准要求逐项进行认真检验,确保出厂产品符合标准。
第三,继续加大自有奶源基地建设的力度,采用多种形式扩大自有奶源比例。2013年,各企业要继续加大自有奶源基地建设的投入,扩大自有奶源的比例,保证原料乳的供应和质量安全。
第四,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我国已进入世界高奶价行列,产品生产成本持续走高,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某些产品已经失去了竞争能力,如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减少普通乳粉生产。建议,以全脂乳粉、脱脂乳粉为主的企业,要尽快向液体乳产品转变,大力发展干酪、乳清制品生产;城市型企业要扩大低温产品生产。
对于以上做法,相信消费者已不是第一次听到,下一步怎样落到实处,让国人放心,才是重点。
记者获悉,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要把提升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水平作为突破口,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
会议提出采用电子监管码等手段,做到全程可追溯,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加强进口婴幼儿奶粉质量监管;全面清理和规范婴幼儿奶粉原料供应商和生产经营企业,坚决取缔不合格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坚决淘汰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监督企业落实原料收购质量把关、婴幼儿奶粉出厂全项目批批检验,建立婴幼儿奶粉的配方和标签备案制度,严格责任追究,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对市场上销售的婴幼儿奶粉的检测,公开、透明、规范发布信息等。
只要政府监管到位、行业标准完善、企业诚信发展,国人对国乳的信心就有望逐渐恢复。
监管须改善 诚信待加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南庆贤
自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国内乳制品行业相继出现各种问题,使消费者对国乳的整体印象不好。加上消费者大多为婴幼儿家长,口口相传使得国人对国乳的不信任加剧。近日,国人到境外购买婴儿配方奶粉,导致多国出台限制华人个人购买奶粉政策的事件发生。针对这一现象,可以从三方面来看待。第一,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在食品安全方面控制严格,但很难做到零风险,因此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就无法接受;第二,国内消费者心理较脆弱,应该提高自身相关营养知识,加强对乳制品行业情况的了解;第三,该现象体现出政府宣传的公信力度不够,难以取得消费者信任。
食品安全存在一定风险,即便国外经济发达国家也同样会出现。因此建议消费者正确对待,不能单纯认为进口奶粉质量一定就好。
面对消费者对国乳不信任,行业及相关政府部门也应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国目前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力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加强,但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确实有待完善和加强,同时企业诚信力还不够。
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加强主导,进一步完善监管系统。面对乳制品行业出现的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公开公正告知消费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更为严格的管理办法,特别是针对婴幼儿奶粉的生产,应及时公开、透明、规范性的发布信息。一经查出企业或个人有违法行为,产品不符合国家和企业标准,必须严惩重处违法行为。
同时,建议国内乳制品企业加强诚信建设。就国内乳制品企业发展现状而言,与国外乳企相比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在于国内大型乳企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领先,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近,因此国乳产品质量是可以信赖的。
不足之处,从标准上来看,目前国内对于生鲜奶标准较低,特别是蛋白含量偏低,而细菌总数又偏高,此外,国内在原料奶管控方面有待提高。目前国内约40%左右的牛群是由散户个人饲养;仅32%由现代化牧场统一管理饲养;对于分散的个体饲养人,在管理管控上难度较大,容易存在原料奶质量隐患。虽然散户饲养牛群占比由之前的近70%缩减为40%,但仍亟需整顿。
因此,企业自身需要诚信。只有严把奶源收购质量关,严格生产经营监管,坚持按照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进行生产,完善产品追溯体系,出了问题及时处理,行业才能有望唤回消费者的信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