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记者 江国成)针对部分奶粉企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牟取暴利的问题,国家反垄断部门启动相关调查程序。面对《反垄断法》的巨大威慑,部分企业不得不放下身段,开始采取降价措施,以规避最高可达过亿元的罚款。这充分显示了法律的巨大威力,也让国内饱受价格垄断之苦的消费者看到希望。
人们期待政府相关部门能进一步依法打击各种操纵价格等不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就奶粉企业一案来说,反垄断部门应一鼓作气,继续推进相关调查工作,适时依法作出查处决定。要通过这一典型案件的查处,警示所有奶粉企业乃至其他行业的经营者,法律底线不可逾越,违法风险不可忽略不计。
反垄断部门应在办案过程中既要做到依法区别对待,又要坚持原则,顶住压力,决不能让反垄断大棒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给一个不痛不痒的处罚了事。
有证据表明,某些奶企利用垄断地位控制价格的行为限制了奶企的价格竞争,抬高了奶粉的价格,削弱了品牌产品间的竞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因此,法律对这类处罚往往比较严厉:一旦被反垄断部门确认违反《反垄断法》,违法企业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罚款额可高达这些企业年销售额的1%到10%。如果相关企业不在规定的期限内纠正其违法行为,反垄断部门可以继续依法查处,多次罚款。
有媒体评论担心:即便反垄断部门最终能够确认进口奶粉企业违反了《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并依法对其处以巨额罚款,却也很难真正对进口奶粉价格操纵的行为进行有效治理。有人估计多数进口奶粉国内定价是其海外定价的3倍至4倍,其毛利率可能达至40%。即便反垄断部门对此处以最高的数额为年销售额10%的罚款,进口奶粉企业可以用高额利润轻松支付,而依旧获利颇丰。
对此,反垄断部门应用好用足法律赋予的权力,其中包括罚款基数等存在较大弹性的法律空间,对于企图敷衍了事、蒙混过关的不法企业保持高压态势,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近年来,不少行业存在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操纵价格的不法行为,一些领域的价格乱象还比较严重。我国反垄断法诞生以来,陆续查处了茅台、五粮液、三星等行业巨头操纵价格的案件,罚款额也超过亿元。但由于种种原因,反垄断法的影响力还不够大,知法犯法现象屡见不鲜,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导致执法环境有待改善。
人们期待反垄断部门能知难而进,以更大的作为保护消费者和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逐步树立法律的权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