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不见蓝蓝的海岸线,我们相约在弯弯的黄河边。”这是乌海市海南区区歌《北方有个海南》的一句歌词。与海南省同名、让外地人感到好奇的海南区,它以发展工业著称,一个时期内甚至成为我国工业经济政策调整的一个活标本。
自治区提出“8337”发展思路后,海南区清醒地意识到,这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他们及时组织开展以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引导各级干部全面掌握和领会“8337”发展思路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
区委书记苏和说:“要依托现有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立足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早日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和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顺应转型政策,关停并转使产业上档次
在西部地区,该区曾在上世纪80、90年代一度引领了煤焦化产业发展,他们为什么选择了发展对环境带来极大压力的重化工产业?
因为这里有两个先天优势,一是区位优势,黄河大桥跨越宁蒙两岸,京藏高速公路、109一级公路横穿东西,包兰、东乌铁路沿境而过;二是资源优势,已探明储量的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有30多种,不仅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而且工业综合利用价值高。从这两个优势可以看出,发展煤焦化工是海南的现实选择。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该区出现了乌海地区第一家电石厂,此后,按照煤从空中走的转型思路,一批电厂先后上马,迅速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明星,成为自治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建材基地和高载能工业主要布局区。
随着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国家对高载能行业密集的调控政策陆续出台,调整步伐之大,速度之快,令以此为支柱产业的海南区一时难以适应。据海南区的干部回忆,当时国家一年就出两个淘汰调整政策。一位企业经营者面对不可逆转的淘汰趋势,曾躺在自家焦炉前:“要推倒焦炉,你们先把我埋了。”
当然,每一次关停并转,都是产业的重新洗牌,小的落后产能被淘汰了,新上项目的规模和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产业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上世纪90年代末,2万吨焦化已属于大项目,到2009年,年产60万吨焦化项目已没有了容身之地。
知名企业拉动,循环经济促产业升级
随着煤焦化产业规模上升,神华集团主动来海南区考察,投资建设300万吨煤焦化、30万吨甲醇、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随后几年,一批有实力、有技术的知名企业实施的项目落户该区。
曾经遍布高载能小企业的西来峰工业园区,经过关停并转一系列动作,已成为神华西来峰煤焦化的循环产业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大企业入驻后,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技术,企业从炼焦、焦油加工转变为集洗煤、炼焦、焦油加工、甲醇制造、矸石发电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型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得到全部回收利用。
人们欣喜地看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让曾经的主副产品换了位,还有效减轻了环境压力。据统计,由煤焦生产延伸的深加工产品已由最初的3种发展到了30多种。近年来,该区万元GDP能耗由6.61吨标准煤下降到4.32吨标准煤。
比照“833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过多年的持续转型发展,该区形成了产业基础优势和政策扶持优势。比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该区依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和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作为自己新的发展定位,并努力发展多元产业体系。
近年来,由于引进建设了一批煤化工、氯碱化工项目,该区相继建立起煤-煤焦-煤焦化工产品、煤-电-电石-氯碱化工产品和煤-电-特色冶金产品三条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产业链。
该区目前已形成焦炭产能800万吨,加上在建产能,将达到110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甲醇形成产能30万吨。华油天然气项目一期净化工程于2012年投入使用,二期甲烷化及液化工程计划今年9月试生产。项目完成投产后,年可处理焦炉煤气12.5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25万吨,过去随处可见的“天灯”将变身清洁能源。
乌海市是国家资源转型试点城市,转型的步伐正在有条不紊地向深层次推进,另外,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再次明确了乌海市煤焦基地、氯碱化工基地的发展定位,海南区全力打造的煤焦化、氯碱化工产业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显现。与此同时,乌海市也将该区确定为当地重要的工业布局区,建设了低碳产业园区。这些政策优势,为该区提供了更加优越的发展条件和更加广阔的转型空间。
据介绍,该区正在构建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让第三产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另一个战略重点。他们借助区域焦炭交易中心和PVC交割中心,开始建设辐射全国的区域煤焦化工、氯碱化工产品物流中心,目前拥有11个生产性物流项目,每年的运输能力达到2030万吨,已占自治区“小三角”区域物流运力的三分之一。
走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海南比以往更加坚定。海南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齐国方告诉记者,海南下一步仍将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实现多元发展,在整体水平上推进区域经济实现大提升。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城市转型,促进民生更加改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