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专家论道 > 正文

美元升值日元贬值对我国经济构成双重挤压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人民币实际有效升值对企业利润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加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通过增强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浮动弹性,借助市场机制修正高估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才能最终实现激活整个经济。

——鲁政委

■鲁政委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环境中最引人瞩目的变化是:美元汇率呈现出更加清晰的探底回升态势,日元汇率则在所谓“安倍经济学”的驱动下大幅贬值,而人民币则逆势走强。

从刻画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竞争力影响的角度来看,将本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国内成本的相对变化、本国货币名义汇率和主要贸易伙伴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化两个方面考虑在内的实际有效汇率变化,是更为准确的度量指标。

根据笔者统计数据并分析得出,今年以来美元升值和日元贬值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美元广义实际有效汇率(Broad)的升值幅度低于美元名义汇率的升值幅度,日元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落差大于其对美元汇率的贬值落差。而造成这种反差的最关键因素,是人民币对美元的逆势升值。而根据笔者的分析得出,2011年下半年以来延续至今的强势人民币,其实是在让我国以自己的减速来承担美国和日本的调整成本。

美元升值的紧缩效应

从美元升值来说,其背后的基本支撑因素是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复苏。数据显示,在主要西方经济体中,美国的复苏是最为稳健的。从季调之后环比折年率的GDP增速来看,美国自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首次回升至2%一线之后,虽然外界一直对其复苏的坚实程度众说纷纭,但其GDP却基本上一直能够稳定在2%一线左右的水平上,而其他经济体则都在总体下行的通道中。

通常认为,美国等西方经济体状态的好转,有利于我国出口从而整体对我国经济有利。但是,这种“有利”的外部环境要能够最终被我们利用到,就要求美元汇率升值不会对我国国内造成紧缩,而要实现这一点,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一个更灵活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目前显然是不具备的。

对于一个“只能升不能贬”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来说,美元升值会直接带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根据数据分析得出,除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时进行大幅贬值和2006年-2008年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以修正汇率低估这两个时期走势明显不同之外,其他时期几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强弱都和美元强弱完全一致。也就说,美元走强会带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高,这会给国内造成紧缩。

资料还显示,我国工业增加值(其实就是月度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指标)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势呈反向变化。

不仅如此,人民币有效汇率还影响着我国整个工业企业的利润。数据显示,实际有效汇率大约领先3个月与整个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呈反方向变化。只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我国工业企业的日子一定很难过,而这正是当下的情况。

进一步地,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凡是可贸易程度低的行业,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总体状态依然尚可、有的甚至还不错,比如医疗保健(这是最近十年唯一一个资产负债率在下降的行业)、信息技术、日常消费和电信服务等;而凡是可贸易程度很高的行业,比如工业,其资产负债率是除公用事业外最高的。这些企业在所谓要求金融“支持实体”的宽松政策下举债、却在高估的实际有效汇率下无法有效盈利,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负债率的持续上升。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当前所谓“实体经济”困难、资金不支持“实体经济”中所谓的“实体经济”,更确切地其实应当是指可贸易性强的行业(特别是工业),这其实正是在所有实际汇率高估经济体都出现过的“产业空心化”现象。

从年度频率来观察美元汇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能够得出类似的结论。数据显示,几乎凡是美元指数强的时期,都是我国经济增长较慢的时期;而我国经济增长比较快的时期,则一般对应着美元指数走弱的时期。

当然,有两个时期是例外的,第一个时期是1990年年代初的汇率并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1980年代的约3.8贬值到1990年的4.8,在1990年-1993年间再贬值到5.3-5.8,1994年更进一步贬值到8.7。因此,虽然短时期美元在走强,但其对我国经济的紧缩效应却被人民币的贬值有效抵销了。

与之恰恰相反的是第二个时期,2008年之后,虽然美元总体偏弱,但由于人民币对美元不贬值甚至还快速升值,直接导致弱势美元本来可能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利好被抵销了,我国经济甚至在2010年之后美国经济已显著好转的情况下仍继续大幅回调。

这两段经历其实折射出一个重要经验:一个能升能贬、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是抵销美元汇率周期变化对我国造成不利冲击的重要手段。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