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便利:更多运用市场化手段
新华社记者 有之炘
“6月底,有关部门领导刚来我们这里听取外贸企业困境的汇报。没想到时隔1个月,扶持民营外贸企业的方案就出台了。”一达通副总经理肖锋感叹。
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贸环境复杂严峻,进出口增速均明显放缓,要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此次推出的政策“组合拳”一共列举了六条细则。
中信证券发布报告评价认为,此次在稳定进出口方面,政府放弃了以往简单增加商品出口退税的扶持方式鼓励企业出口,而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手段:一是简化进出口审批流程,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采取有保有压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及项目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创造条件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支持服务贸易。差别化的政策旨在扶持真正有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实现出口增长的基本稳定。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便利通关是六项细则中最有看头、力度最大的举措。“贸易通关便利化已经呼吁了多年,这次总算落实了。这还需要海关、国检、外管、国税、口岸、央行及商务部等多个机构互相协调,并加快改善现有的监管服务系统,逐步实现便利通关方案。”
苏州莱斯利塑胶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胜熙告诉记者:“之前通关耗时有时长达一个月,需要在不同部门之间周转多次,很不方便。若真的做到‘三个一’,对企业而言无疑便利了许多。”
关于出口商检的改革也让企业大声叫好,减少出口企业的商检费用和商检目录,相当于为企业松绑。白明坦言,虽然出口商检对于改善我国贸易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有一定作用,但目前从国际贸易角度来说,进行大规模出口商检并不合适。“国内方面代替国外贸易商,去检验我们的出口商品质量,降低了货物流通效率、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并且还存在重复出口商检的情况。”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目前出口退税已经处在顶部水平;汇率方面,外汇局已取消了出口收汇核销单。因此,从贸易便利化的调整空间来看,在商检和海关方面做减法是明智之举。
关于“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表述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人民币升值一直是外贸企业的痛点。“在这一系列政策中,最直接利好企业的就是人民币汇率保持平稳。”上海布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竟成表示,“人民币汇率少升几个点,就能实实在在地让企业利润增加一些。”
肖锋解读认为:“在外贸高速发展过程中,中国会更加注重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并保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市场化步伐不会被外界左右。”
(据新华社上海7月25日电)
铁路投融资:释放加快改革信号
新华社记者 贾远琨 叶 健
继铁路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后,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又将铁路市场化之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专家认为,我国铁路建设将走向引导式和多元化发展路径,这不仅是铁路系统进一步走向市场化的重要表现,也将推动铁路运输实现供需平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正当其时,意味着我国铁路建设将从线跟人走的满足需求的发展模式走向人跟线走的引导式发展模式。
“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人口密集,运输需求旺盛,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已经缓解了运力不足的难题,而中西部地区则需要铁路建设来拉动经济发展,推动人员流动,也就是常说的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孙章说。
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是铁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动力。然而,铁路向民间资本开放的呼声高、落地少。专家认为,民间资本要进入铁路系统,只有先让其“心动”才会有“行动”。要让企业行动起来,需要给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企业看到投资铁路的良好预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向地方和社会资本开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地方和社会资本,尤其是与铁路运输相关的货主企业,更清楚哪些地区需要铁路建设,哪些线路有盈利潜力,这些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提高线路的盈利能力。”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红昌说。此外,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创新铁路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也是吸引民间资金的重要渠道。
李红昌等专家认为,要吸引民间资金投入铁路系统,需拿出优质资产向民间资本放开,同时在运营管理和制度保障方面还需创新。
对于民资而言,货运比客运更具有吸引力。借鉴国外经验可以发现,货运向民资开放多于客运。比如,美国就是将赚钱的货运吸引民资进入,而“赔钱”的客运则由国家补贴。
记者从上海铁路部门了解到,一些货主企业为了能够便利物资运输,比如煤炭、矿石等,需要与铁路部门协调列车开行的时间、班次等问题,如果有较好的制度保障,这些货主企业会有意愿投资铁路建设,满足货物运输需求。
此外,专家认为,企业投资铁路的收益计算问题还需要创新,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探索租赁、清算等形式,在铁路运营“大一统”的前提下,科学、规范地保障企业利益。 (据新华社上海7月25日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