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史上最长IPO停摆酝酿股市大变革 中介生意大换血

来源: 华夏时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在58同城、去哪儿等公司纷纷赴美股上市时,A股IPO却迎来了停摆一周年纪念日。

2012年11月2日浙江世宝登陆A股,没人会想到,这竟为A股的IPO画上了一个休止符。截至现在,A股IPO已经暂停了369天。此前,A股历史上也有过3次较长时间的IPO暂停记录,分别暂停过147天、377天和217天。鉴于新股发行要在改革意见正式公布实施后才能重启,这一次,极有可能创下IPO停摆时间最长的纪录。

在这一年的等待中,拟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市场投资者甚至监管层都经受了极大的煎熬。《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排队的拟上市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因为各种原因扛不住而撤单;中介机构在财务核查、保代无边界责任要求、从业人员动辄终身禁入的大环境下,也不得不面临艰难转型;而最困惑的还是股市投资者,因为在IPO暂停的1年中,大盘依旧毫无起色,从去年11月2日到今年的11月5日,上证综指仅上涨了40点,涨幅为1.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IPO究竟何时可以开闸?6月新股发行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后,传言不断。市场原本预期7月可以开闸,部分投行甚至开始跃跃欲试,着手准备过会项目的发行路演。希望落空后又有人预期是8月中旬,然后是9月,然后是国庆之后……可对于重启日期,抱着“积极、审慎”态度的证监会至今守口如瓶。

“IPO可能在三中全会后重启。”这次说话的是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史上最长的IPO停摆会否带来史上最大的资本市场改革?市场在等待。

改革蓄势

“各方就新股改革的意见尚未达成统一和为排队企业瘦身,有可能是监管层一再延迟IPO重启时点的两个重要原因。”一位北京的投行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称。

该人士透露,8月初和9月中旬证监会分别召开过两次内部座谈会,邀请相关券商人士对IPO新政提出意见,但两次会议都未明确IPO重启时间,“据我所知,大家的建议和意见还是不少,比如:过细的预披露会否造成发行人的商业机密外泄,如何避免影响经营?出了事责任的追究上哪部分应该发行人担,哪部分中介来担,怎么界定?还有将破发和减持挂钩会否违背市场化初衷?也有投行人士现场建议IPO也可尝试储架发行制度。”

监管层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记录和回应,“基本态度是中介机构要自己树立风险导向,对中介的要求不会放松,财务核查的要求也不会改变。可以确定的是,IPO暂时不会像再融资那样实行储架发行的制度,网下配售的安排倒是可能有所改变。”

而对于市场热议的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上述投行人士称:“肯定不会出现在这次的改革中。”

“我预期此次改革将彻底改变或部分改变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输入泡沫的现状,也就是三高的现状,也因为IPO暂停的时间之长而相信管理层改革的决心。”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对本报记者称。

如果说关于新股改革的意见尚在协调当中,那么通过延长IPO重启时间让排队企业知难而退的考虑无疑是奏效了。

10月11日,证监会公布了IPO财务专项检查的进展情况,在这次核查中,共有622家企业提交了自查报告,268家企业提交终止审查申请。最新的数据显示,10月又有5家公司主动撤单,终止了审查。这些公司除了财务上的瑕疵之外,很多也是因为在排队的一年中受行业景气度恶化影响而造成业绩下降,从而在补充数据时不再符合IPO业绩增长的条件而主动撤单。

“新股发行改革的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很多公司以为很快就能重启IPO,没想到等了4个多月还没重启,这期间至少又有10家以上公司因为业绩不支而退出。”上述投行人士表示,证监会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还是有效地缓解了IPO堰塞湖的压力。

对排队企业来说,比延时重启IPO更有震慑力的是证监会对发行造假的重典处罚。肖钢履任证监会主席后,其铁腕执法的举措之一就是严打发行造假,而撞在枪口之上的万福生科、天能科技和新大地都被给予了“顶格”处罚。

“从各方面看,三中全会之后新股改革方案都应该落听了。这次顶层设计的改革中,资本市场改革无疑是重要的一环。会前要保证维稳的行情,所以最终方案应该在会后公布,而IPO重启有可能在年底展开。”上述投行人士预测。

准新股关前煎熬

IPO停摆一年来,心焦的不止是等候排队的企业,还有已经过会的83家公司,因为IPO重启之后,他们将有望成为首批登陆A股的公司,与此同时,也将成为首批被二级市场炒新资金追捧的对象和考验市场流动性压力的试金石。

与排队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居多的特征相近,在已经过会待发的83家公司中,有52%的企业为创业板企业,36%为中小板企业。但值得注意的是,主板的过会公司虽然不多,其融资额却比中小板和创业板过会公司的融资额之和还要多。数据显示,10家主板过会公司的融资额约为346亿元,其中陕煤股份一家公司融资额就超过172亿,而剩余的73家创业板和中小板过会公司的融资额总和也仅为212亿元。

558亿元的抽血预期似乎尚不至于对二级市场产生太大的流动性压力。记者统计,IPO暂停的1年以来,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规模已经超过了2580亿元,与去年同期不到1900亿的再融资规模相比,已经增长了近36%。相比之下,过会新股的500多亿元拟融资额与其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除此之外,该数字与历年IPO融资额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A股IPO融资额总量分别约为4704亿、2568亿和1236亿。

还有一个可以让人松口气的原因是,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规定之一就是企业通过审查后12个月内可自行选择发行时间,灵活的发行也将使得流动性压力得到分流。

“IPO的重启会带来压力,可也会带来改变,不会影响市场的回暖方向。试想中石油当年以48元发和以7元发对市场的影响能一样吗?只有当这种改变发生时,我们的新股改革才是成功的。”李大霄表示。

而且他并不认同IPO暂停1年来市场没有改变的说法。“单看上证综指并不能说明问题,我们还要看更重要的指标,就是涨跌幅家数。据我的统计,一年来市场上涨的股票数远远高于下跌的股票数,比例超过6∶4,甚至达到7∶3。IPO暂停还是极大地改变了供求环境的,不停跌得会更多。”

除去行情,最令市场担心的还是这些新股的质量。IPO暂停1年,第一批与投资者见面的会是什么样的公司?

根据华泰证券提供的数据,目前待发的83家公司中,因为很多公司尚未发布2012年的经营情况,所以中小板和创业板过会企业的盈利能力稍逊于其所在板块的整体盈利能力,主板过会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只是与板块整体情况相当,并没有太大的惊喜。

不过惊喜表现在成长性上,目前这些中小板和创业板过会公司的盈利增速普遍较高,83家企业中有11家盈利增速超过1倍,高于50%的达30家,仅有两家的增速为负。

中介生意大换血

2013年堪称证券界的执法年。

从年初开始,证监会陆续公布了对造假上市涉及的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处罚决定,以便为IPO的重启肃清法律环境。当中包括平安证券、民生证券和南京证券等公司依次遭罚,相关保荐人也被撤销资格,终身市场禁入。除了券商,大信、中磊、大华、君泽君等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也遭到处罚。

在长达1年的等待中,尽管IPO迟迟不开,中介机构却不能因此而停下脚步:一边是应付长达半年的财务核查,一边是业务向并购重组和新三板的艰难转型,将眼光收回公司内部还要面临机构的人事整编。

来自券商季报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券商承销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超过40%。这直接导致了投行人员业务收入的急剧下降。

深圳一位刚刚注册的保代对记者透露,目前他的收入比注册之前还要更低,“特别是财务核查开始以后,奖金都没了。”

据他透露,他平时的收入包括工资和额外的补贴,包括保代补贴、交补、话补和准保津贴等,“以前是碰上项目出来,就能拿一大笔,而且是大锅饭,人人都有的拿;现在项目都排着,保代津贴砍了一半,去年的年终奖也迟了半年才发。据我所知,很多保代都跳槽了,去做新三板,去PE,甚至干脆放长假。”

IPO重启遥遥无期,投行只能发力并购重组、再融资等业务。数据显示,在券商今年的承销收入中,再融资承销比例占比已接近90%,成为绝对的收入大头。

值得庆幸的是,寒冬将过,一旦IPO重启新股上市,中介机构们也将迎来它的春天。记者发现,目前约有37家券商参与到已过会公司的保荐工作中来,其中由招商证券保荐的就有6家,平安证券和民生证券也有5家,按理3家券商可能会分别因此赚取至少8000万元、3900万元和3700万元的保荐费,不过由于平安和民生遭到处罚,其保荐项目将无缘首批上市。

相比之下,中银国际、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保荐的项目数量虽每家只有三四个,但因为多为主板公司甚或航母级项目,届时每家证券公司收取的保荐费用可望达到5亿至6亿元之巨。而诸如齐鲁、万联、太平洋等证券公司虽然手里只有一单,可一旦中的,也将有至少4000万元的费用进账。

相比券商,中磊、大信等会计师事务所虽然也遭到证监会的处罚,但却并未影响其已过会项目的发行。数据显示,目前,天健、立信、大华、信永中和等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拥有10家、9家、5家、5家已过会项目等待发行。而律师事务所方面,北京金杜、北京竞天公诚、北京中伦已过会项目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一旦资本市场真的迎来了大的改革,即便IPO开闸了,中介机构捞到“肥肉”的成色也会大减。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