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山东能源两年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

来源: 大众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11月21日下午,在山东大学知新楼的6楼大教室内,一场能源前辈与青年学子的对话正在展开。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卜昌森做客山东大学,畅谈能源现状和未来,交流经营管理心得,为学生们解疑释惑。

而在讲堂之外,这家世界500强企业与大学的更深入交流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依托山东大学现有的深部灾害研究体系,山东能源正在与该校联手打造一座高水准的大型实验室,并有望冲击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与科研院校展开深层次合作,山东能源集团自成立以来便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如今这一链条已逐渐完善并结出累累成果。

“在这里将建起一座大型实验室,建成后将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11月20日,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院长李术才教授指着一片正在平整的土地向记者介绍,这片区域原是山东大学的大型地下洞室群,环境和设施十分适宜进行深部灾害的控制研究,这也正是该校联手山东能源打造的“深部岩体工程与灾害控制”工程实验室的雏形。“山东大学在深部灾害控制方面学术实力雄厚,拥有岩土力学与工程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地下工程突涌水防治材料及设备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对于深受各类地下灾害威胁的山东能源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合作伙伴。”卜昌森说,山东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的牵手既是区域内顶尖的“巨人对话”,又具有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在山东能源众多的校企合作项目中极具分量。

自组建成立起,山东能源便开展了与山东大学的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两年来合作项目频出,并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产学研”结合带来的改变。

11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巨野县龙固镇的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新巨龙公司,据了解,在建矿之初,这座矿井的井下生产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难题:龙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黄土层厚度超过600米,在这里建矿,矿井水无法及时排出,也无法及时散热。当时矿井水涌出量达到了2400-2500立方米/小时,水温超过50℃,根本无法进行正常采掘作业,为了避免中暑,矿工们只能采用“车轮战”轮番下井,口里含着冰块上班。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