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土地财政之后政府财政收入匮乏,国企效率低下,零售企业资产价值凸显的背景下,改革国有体制释放潜力迫在眉睫。预计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推行将从三个方面明显提振商贸零售行业:一是体制和机制上的制约将被解除,国企改革有利于现有资产的效率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国企改革有利于打通一二级市场估值联系;三是国企改革有利于改变现有僵化的体制和机制制约,企业主动寻求并购整合和转型的契机。
国企改革迫在眉睫
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土地财政之后政府财政收入匮乏,国企效率低下,零售企业资产价值凸显的背景下,改革国有体制释放潜力迫在眉睫。
首先,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GDP增速逐步走低,扣除2008年金融危机因素,增速创近10年新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2013年以来出现明显下降,从而使社零总额增速持续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相对平稳,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但长期来看难以持续。进出口贸易2010年以来增速持续下降,个别月份出现负增长。经济急需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型,盘活存量经济,挖掘潜力,改变国有企业僵化体制迫在眉睫,国有企业有望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
其次,地方财政收入2011年以来增速持续下降,尤其是土地出让收入,近三年维持在高位,但增速大幅下降,财政短缺短期难以填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缺乏新的来源。实施国企改革一方面提升原有企业效率,增加税收;另一方面通过出售股权也获得一定收益。
再次,国有企业受体制和机制制约,经营效率明显低于民企。从统计的26家国有商业企业和18家民营商业企业发现,国有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明显低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ROE低于民营商业企业将近1个百分点。虽然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营效率差异不是很大,但从主要商业企业分析,经营效率差异十分巨大,改革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现有企业经营效率。
最后,一二级市场估值差异成为民企、产业资本参与改革的强大动力。受到商业地产及电商快速增长冲击以及国有体制和机制制约,国有商业企业效率低下,二级市场估值受到打压,大幅低于物业重估值水平。
目前,上海地区国企改革已有进展,预计未来重庆、广东和北京也有望陆续推出国企改革方案。从已有的模式来看,改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资产整合、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股权的多元化。
三方面提振零售行业
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推行将从三个方面明显提振商贸零售行业:一是体制和机制上的制约被解除,国企改革有利于现有资产的效率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国企改革有利于打通一二级市场估值联系;三是国企改革有利于改变现有僵化的体制和机制制约,企业主动寻求并购整合和转型的契机。
首先,国企改革将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国有商业企业手握优质商业资产,但受到体制和机制的制约,自身效率难以发挥,国企改革在根本上解决体制和机制上的制约,充分发挥现有资产的效率。从前面我们统计的国有商业企业和民营商业企业的经营效率看,总体上民营商业企业效率优于国有商业企业,尤其是主要民营商业企业经营效率大幅优于国有商业企业。
其次,国企改革打通一二级市场估值联系。国有控股制约了一二级市场估值联系,在一个理想化的资本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估值能够互通,二级市场低估自然会引起一级市场资金流入,从而拉平一二级市场估值。而国内大部分商业企业是国有控股企业,股权难以流动,民营企业更难以控股,即使引进战略投资者也很难推动企业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从而形成了一二级市场估值割裂的现象,二级市场明显低估,而一级市场资金难以进入,国有控股就像一道水闸横在了一二级市场之间。国企改革的实施,有利于国有股权的流动,从而可以建立起一二级市场的估值联系。
最后,国企改革有利于并购整合和业务转型。国有商业企业体制和机制僵化,员工积极性不足,常常安于现状。而在网购汹涌来临时,他们却束手无策,只能被动接受网购侵蚀。国企改革有利于改变现有僵化的体制和机制制约,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经济低迷,网购和商业地产冲击时,主动寻求并购整合和转型的契机。国内商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前八名百货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15%,而美国、日本、韩国前4名集中度都在50%以上,并购整合有利于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并提升向上游品牌企业的溢价能力。同时,集中度的提升也有利于企业转变盈利模式,逐步实施自营。
总的看,受供给冲击、经济低迷及政府反腐力度持续深化等因素影响,零售行业2014年难有大的改善,预计全年收入增速在10%左右。从盈利模式及机制角度考虑,未来联营模式受多因素掣肘,短期难以向自营转变,但国企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体制和机制的制约,短期有利于提升潜在国有资产盈利水平,中长期有利于行业并购整合及转型创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