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逸
据韩联社16日报道,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7日下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中国暂不会将火炕技术申请非遗,“我们不会按照韩国的节奏来走”。(3月18日《新京报》)
10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就曾令中国网友发出保卫“端午节”的呼声;如今,韩国又准备将暖炕申遗,再度引发国人对失去“东北火炕”的担心。不过,这完全是多虑了。正如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指出,申遗和专利不同,并非一种特权的证明,“不是说韩国为‘暖炕’申遗就代表它是韩国的”。
文化无国界,古往今来,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在不断交流沟通,渗透融合。比如,韩国的泡菜、暖炕都是最早从中国传入,然后在韩国本土化,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基于这种特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非遗申请,旨在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而不是标榜和炫耀某种文化优越性。
中国地大物博,文明源远流长,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居世界之首。此外,全国还有二百个申遗项目,其中一百个进入预备申遗清单,包括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太极、24节气等。由于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一年只准申报一个项目,我们显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必须从有价值、有积极意义及濒危亟待保护等角度出发,分出轻重缓急,遴选出更能代表中国文化、急需关注保护的项目。
如果把申遗比作一场长跑,我们当然要保持理性冷静,不能被外界因素干扰,跟着韩国节奏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埋头赶路,而不抬头看路。与申遗相比,韩国这个邻居在护遗方面的努力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比如,如何传承文化,保留民俗积淀。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日渐在中国式微,越过越没有味道,但在流入地韩国却长盛不衰。当中国端午节只剩下粽子,韩国一年一度的“江陵端午祭”已然成为闻名海内外的狂欢节,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射箭、投壶等民众娱乐活动吸引着几十万游客慕名而来。
再比如,如何创新发展,挖掘文化富矿。韩国保护文化遗产,不是机械地保护,而是十分注重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化。韩国通过政府的力量为民间泡菜制定了国际化标准,打开了世界食品通道,韩国泡菜先后被推广到世界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收入超过70亿美元。同样,此次暖炕技术申遗,也是为了通过宣传地热采暖文化,进而带动锅炉、发热板和发热管等相关产业。
申遗只是一种形式,与“非遗”的名头相比,更重要的是让传统文化经受住社会变迁的洗礼,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其和他国针锋相对地较劲申遗项目,不如静下心来做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文章,这是一场看不见跑道的比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