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国内国际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浙江危局:百强或批量死亡 民企重镇变信贷危险区(2)

来源: 财经综合报道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救企业就是救社会”

这一年来,‘国进民退’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了,传统企业银行不支持,房企银行不支持,中小创新型企业也很难融到钱。钱都到国有企业去了。”陈闵叹气,“贷款给国企一定安全么?现在的情形就像2008年左右民营企业好贷款一样,银行当时也追着民营企业问‘需不需要贷款’,结果呢?”“现在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批民营企业遇到问题,但处理得不好,恐怕会出大问题,国际金融危机最早就是从债务危机开始的,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最终引发了蝴蝶效应,形成把全世界都卷进去的大危机。我们现在的情况也有类似之处。”陈闵称。

“救企业就是救银行,就是救社会。”不少企业家如此呼吁,“银行应当为实业服务,如果按过去的做法,随意抽贷,不管企业死活,等到企业倒光之后,接下来就要抽银行的筋。”如今,浙江不少地区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贷款利率应该降了。为什么国家能限房价,就不能限制企业贷款利率呢?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实在太高了!”前述房地产企业家称。

“除了依靠政府和银行之外,企业也要想想怎么自救。过去,我们只求做大不知如何做强做精,只知道投资却不知道有效投资,现在也是吃到苦果了。企业做强主业才是最根本的啊。”陈闵最后说,“我们现在也很纠结,一方面不想把企业困难的一面公开,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说,高层领导怎么会知道我们的痛苦?”导读:对地方政府而言,当其支柱产业受到冲击时,祭出救市大旗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但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今年2月,一份文件在X地区企业家中广为流传。这份名为《关于化解风险企业资金链问题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26条”)的文件,对如何解决风险企业资金链问题,向政府、企业与银行提出了详细意见。因为总共有26条建议,因而被企业家们称为“26条”。

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是2月14日X区委常委会第51次会议。这次会议听取关于化解风险企业资金链问题的若干意见的情况汇报,时隔不久,“26条”就出炉了。

作为亮点之一,“26条”明确提出了要对企业分类指导。由X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的X区化解企业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化解办)对风险企业根据企业资产负债、生产盈利、市场前景等情况,分为重点扶持、企业重组、依法破产、逃废债务四类企业,分别制订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置。同时,政策要求企业坚持实事求是,积极开展自救和服从资产监管。

在银行方面,“26条”提出对按规定依法破产并经司法终结审理的企业,其损失部分应由银行予以核销;对于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要求银行尽一切可能先处置风险企业自身资产,处置后偿还银行贷款不足部分,再由担保企业通过贷款平移方式承担。并建议建立主办银行机制等措施。

在政府方面,“26条”要求各地及时摸清企业底子,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发展前景较好但暂时遇到资金困难的企业,可由区内国有企业参与注资,或由政府风险引导基金、产业基金跟进,也可由区再担保公司担保,待企业运作正常后,政府资金及时退出。另外,“26条”还指出,为了完善经济发展扶持政策,X区依据现有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切出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化解企业风险。

这一文件中,涉及企业方面的意见为4条,银行部分为8条,政府部分为14条。而后,化解办开始专项处理相关事务。

事实上,在这样的处理方式上,X并非开创了先例,2008年时,义乌就成立过类似的部门处理风险企业。当时的义乌市风险企业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时任义乌市市长何美华亲自挂帅担任组长。义乌风险办成立后,义乌市国资公司专门拿出1亿元作为企业转贷应急资金,帮助符合条件的风险企业解决临时资金周转困难。应急资金主要针对4类企业,其中就包括“在多家银行融资且担保链复杂,易引起连锁反应,对行业及义乌龙头企业产生较大影响的企业”。

具体来说,先是企业向风险办申请借款,用它还银行贷款。银行收到转贷资金后归还银行贷款,在之后2个工作日内给予转贷并及时归还国资公司,资金的使用在贷款银行、国资公司、企业之间封闭运行,以求确保应急资金的安全。

而这次X的情况或许更为复杂,亦是对X区政府的一大考验。

浙江各地政府的前鉴已经证明,在互保危机中,政府如何作为关系重大。2011年时,温州市以5亿元应急转贷金专助困难企业。最终,企业家与银行对化解方案都有微辞。一位银行家表示,到最后,温州政府摆出了“互保是市场行为”的态度,对拉动企业没有出台具体的措施,只是“喊了喊口号”,“政府总以为银行有钱,要让银行让一点再让一点。但地方银行没有多少权限,更不能拍拍脑袋拿银行的钱来补漏。”最终,温州经济受重挫。

而另一个浙江经济重镇绍兴亦曾遇到同样的问题。事后,不少企业家称赞当地政府真正拿出了真金白银为企业着想。在风险企业的土地“退二进三”收储方面,绍兴市政府颇有力度。“实际上政府是拿未来的财政帮了企业。”虽然官方尚未公开,但民间均估计X区本次互保涉及企业之多、之大乃是全国罕见。在本次风险化解中,X区政府面临数重挑战:一来,这次切出的2亿元是否能撬动庞大的互保链企业,仍是未知;二来,除了钱之外,政府还能给企业什么帮助?诸如“退二进三”收储或招拍挂收储等细节,都考验政府的规划、协调与运作的能力。

而在经济下行、房市遇冷的情况下,抵押物、地产等都有可能遇到价值缩水或无人问津的囧境。与温州、绍兴等地相比,X地区本轮风险暴发的时间可以说是极坏的节点。

(附文)点评:“救企业就是救自己”

浙江银监局X区办事处主任对此意见发表的评论针对当前部分企业出现的资金链风险,X区委、区政府新年伊始就成立了专门的处置领导班子,出台政策,重拳出击,以最大的决心防范和控制风险。

一要树立“救企业就是救自己”的正确观念。区内各银行要站在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清醒认识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对经济金融稳健运行的深远意义,切实树立“救企业就是救自己”的正确观念。

二要以优质增量贷款带动存量风险的化解。银行不能只盯风险不谈发展,而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持“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一手抓发展,一手抓防险,以适度优质合理的信贷投入换取存量资产的安全,最终在发展中化解风险。同时银行也要客观看待自身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三要防止简单化的收贷、压贷行为。银行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审慎处理每一笔业务,切实避免因一时、一己之利的收贷、压贷行为放大区域性的信贷风险。存量贷款银行不能以他行的收贷作为本行信贷投放的决策依据,在掌握企业基本面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切勿“草木皆兵”失去理性。

四要以实际行动参与企业风险化解。各银行机构要根据涉险企业风险成因,客观评估。对由于受担保牵连、他行抽贷、主业经营良好的企业,要继续予以支持。同时,要创新性地运用资产置换、并购重组、以资抵债、减免表外欠息等手段,推动行业重组、强强联合或者以强带弱。

银监部门将严格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以积极的姿态和有力的监管措施,不推卸、不退缩、不回避,与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督促和引导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落实好区委、区政府风险处置若干意见,全力以赴开展企业帮扶工作,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