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莫干山:从双轨价格到双轨中国

来源: 搜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上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通称“莫干山会议”。这个会议有两个标志性的影响。

第一,它意味着中国的中青年经济学者正式登上影响改革政策的舞台。在此之前,是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者掌握着改革的话语权。中青年学者的登场,变换的不仅是人物的身份,也意味着经济改革的语言有了巨大的变化。新登场的经济学者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讨论的议题也更务实、更具体。“莫干山会议”奠定了接下来30年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改革建言献策的基本模式。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如周其仁、许小年、张维迎、华生等,都是莫干山会议的参与者。

第二,价格双轨制通过莫干山会议成为价格改革的方向。在莫干山会议之前,年仅25岁的青年经济学者张维迎即已提出价格双轨制的构想,经过莫干山会议的激烈争论,价格双轨制被报到中央,并成为接下来几年价格改革的基本做法,影响中国的经济乃至社会生活。

价格双轨制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价格改革领域。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如此评价:

“价格双轨制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其实是我们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特色。我们把他叫做价格双轨制,其实它本身是一个体制的双轨。我们不仅在价格的领域里,其实我们整个经济改革过程中,当我们对现有计划体制改革的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受到价格双轨制思想的影响。

我们觉得很多改革的方案会有风险,你去冲撞一个体制,你去改革这个体制有风险。怎么有风险?因为这个体制意味着有很大利益,这个利益背后是那么多的人。当我们要对旧的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东西进行改革的时候,我们想到说有没有办法用双轨的办法过渡,逐步让新的体制取代老的体制,这是来自于价格双轨制的思想。希望老的体制,计划经济的体制冻结住,不让它继续扩大,不让它再生,让它逐步的衰落,让边上长出一个新的体制,逐步替代它。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我们体制改革相对比较平稳,社会的风险比较小。”

虽然没有哪个文件明确说改革要用双轨制,但双轨制在中国的改革中随处可见。它是一种不自觉的选择。双轨的目的,是并向市场化的一轨。

由此看来,“莫干山会议”不仅在1984年推动了观念的进步,使得改革往前跨了一大步,它还深刻地影响着其后30年的中国改革。在观念领域,思想市场的参与主体变了;在行动领域,双轨改革成为中国的常态。

1984年的标志性事件不仅仅有“莫干山会议”。这一年,邓小平指出:“我的意思是放两年再看,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了吗?”这一年,联想、海尔、万科等著名的企业创立。它不仅是观念转折的一年,也是行动的一年。

今天人们回顾“莫干山会议”,回顾1984年,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很不彻底,重启改革之后,人们需要从历史中寻求智慧,从改革传统中寻找更好的改革路径。1984年的故事也提醒我们,改革重在行动。

有鉴于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人文经济学会、搜狐财经共同举办“莫干山:1984的创新和动力——2014搜狐财经夏季峰会”,回顾,也前瞻:30年前,随着观念革新,老百姓大下海,造就中国第一波经济奇迹。今天,政府应该做什么,才可以让老百姓创造第二波经济奇迹?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