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
8月18日,天津港集团与河北港口集团共同出资20亿元,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这个公司,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交通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天津港集团总裁助理、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增军说。
新公司未来将统筹规划利用天津、河北两地的港口资源及航运要素,不断优化京津冀区域港口的合理分工和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这也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津冀两地推进交通一体化、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
专家:
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李兰冰
降低内耗资源配置更高效
“自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津冀两地出台了不少合作与协同发展的文件,此次两大港注资成立新公司,意义很大。借助两港合作之际,两地协同发展的大门会愈加敞开。”一直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李兰冰说。她认为,两港注资成立新公司,意味着双方由以往的竞争开始更多地走向合作,也有利于两大港更清晰地进行定位,发挥港口的自身优势,进而也会助推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实现。
“天津港的航线通达180余个国家和400多个港口。”李兰冰认为,天津港口集团和河北港口集团的合作,在提升天津港辐射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天津港对一些要素的集聚和扩散能力,比如航线的设置、开拓,以及集疏运系统的建设、附近市场的营销和开拓等方面都有合作的空间。
而两大港口的合作,则意味港口内耗降低,因资源重复配置、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等现象也会得到遏制。“比如,未来在煤炭的物流业务上,在铁矿石、原油、集装箱和液体化工等方面,可以形成专业化的运输体系,改变以往的混乱的竞争格局,形成有序的、规模化的、专业化的、若干货类的运输体系,这有利提升整体港口群的经济效益。
“最终的结果不仅是1+1>2,而且还会是1>1。当然,在两大港口的合作过程中,合理的机制设置是很重要的。两地港口合作会产生合力效应,但是,要让这个合力效应维持下去,必然是每一方获得效益要比它原来获得的效益要大,这是维持合作最基本的条件。”李兰冰说。
提供开拓高端产业链契机
李兰冰认为,从一个比较广的视角来看,两大港口的合作有利于改变天津港目前比较低端的产业链的现状。在合作之后,天津港可以集中一批有优势的资源,以及两港合力的作用去开拓一些高端产业的港航服务,比如航运的中介服务、金融服务和临港商贸流通服务。以航运中介服务为例,天津港可以在传统港航产业的发展基础上,推出一些推进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政策,去扶持或是开展航运经济、航运咨询、船务代理、船舶交易、船舶管理与注册、海事法律仲裁等相关的港航业务,通过延伸航运产业链实现新的航运要素的聚集,进而推动当地港口战略性的升级。目前,天津港已经在开展一些相关的航运业务,比如船舶融资和海上保险业务,以及金融结算、航运衍生品等相关领域的航运金融业务。两港进入实质性合作之后,天津港可以利用综合性大港的优势,来积极拓展临港商贸流通业务,进入高端港航服务领域。
助推天津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天津要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天津港就要走出单纯争夺散货吞吐量这样一个惯性思维,应该注重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航运市场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改变以往走吞吐量导向的枢纽发展模式。”李兰冰说。从世界港口发展来看,伦敦、汉堡、鹿特丹这些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它们并不是以货物吞吐量来衡量自身的发展规模,从吞吐量上而言,这些航运中心可能未必达到天津港的规模。吞吐量并不是国际航运中心最本质的特征,相反,市场规模、高端要素、航运服务的集聚以及港口在全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才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本质特征。
李兰冰认为,天津和河北两大港口集团注资成立新公司,在合作的基础上,两港更明确自身的优势以及未来发展定位。天津港借助综合性大港的优势,向港航价值链、产业链的高端延伸,瞄准发展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外贸港口。河北省的港口会瞄准工业港,发展原材料、基础材料等散货类,因为它本身在这方面就有一定的优势。合作中有分工,既有利于天津、河北两大港口去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产生合力效应,形成港口之间合理的分工合作,也有利于两港进一步融入全球的物流网络,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
专家: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教授 张贵
防止港口在发展、经营方面过度竞争
张贵表示,津冀两地并不缺乏两港合作的基础与空间,而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港口集群内部的合作,是防止港口在发展方面和经营方面过度竞争。
从长远来看,也是合理利用港口资源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河北港集团和天津港集团共同出资成立新的公司,这意味着两港将合作真正落到实处,也为河北港口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降低运营风险开拓更大市场
“港口之间应该采取一种竞争合作的战略,对于具有相同或公共腹地的港口而言,合作意味着双赢,而不是对市场拱手相让。”张贵说。在港口建设过程中,项目投资大、建设期长,面临的风险也相对较大,而通过共同投资来建设项目,无疑会降低经营风险。例如在码头基础设施、经营设施、后方集疏运设施等领域的共同投资,这样做可以极大地降低单独投资带来的风险。从长期发展角度看,港口经营者不能只限于在本地区发展,一个成功的港口经营者也应该是一个成功的资本运营者,通过资本联合,可以使港口经营者渗透到其他地区的港口市场,拓展业务范围,实现港口业务全球化。此次河北出资与天津港共同成立新公司,在规避因单独出资而带来的风险的同时,也为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有利机会。此外,在合作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机械、人员等方面的交流与共享,河北港也会有效提升港口的服务水平。张贵表示。
促使冀整合港口资源
张贵认为,河北港口与天津港口的牵手合作,会促使河北有效整合现有的港口资源,并与天津港口形成有效的资本组合,发挥各自的最佳优势。从整个环渤海地区来看,天津港是一个区域性的枢纽港,它拥有几个支线港口,南边有黄骅港,北边有曹妃甸港和秦皇岛港,从功能上而言,这些港口有的是能源、原材料集疏大港,有的是散货大港,和天津港形成了一个港口群。两港通过资本有机组合以后,河北港借助集团运作这一方式,逐渐规避之前在与天津港的竞争中,产生的业务重叠、运输线路和腹地重复性竞争等问题,在降低了企业的内耗的同时,也会提高河北诸港口的整体竞争能力。
带动河北外向型经济发展
“两港的合作整合了现有的港口资源,在提高了津冀港口群整体的竞争力的同时,合作更意味着河北省的港口打开了更多的出海口,进而带动河北向沿海经济模式转变,发展外向型经济。”张贵说。河北省的秦皇岛港、唐山港和沧州港都集中在河北省沿海带上,根据河北省自身的经济发展战略,除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外,河北省也在实现经济模式由内陆型向沿海型转变。河北省虽然是东部的一个省份,但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从经济质量来看,河北省可以说是“东部中的西部”,与天津港的合作,为河北港口的经济腹地城市打开出海口的同时,会更有利于形成河北省经济腹地的聚集模式。在拥有更为便利出海口的同时,河北会逐渐调整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发展模式,随之而起的现代制造业、服务外包业会加速河北向沿海经济模式转变,更好地向外向型经济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