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河北如何联通新“丝绸之路”

来源: 河北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茹茹公主墓出土的骆驼俑

张家口大境门 本报记者/田瑞夫摄

张库大道起点石碑

两千多年以来,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驼铃叮咚、马蹄清脆,承载着情谊和共赢的使团商队,驱动东西方文化大融通,刻画出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千古传奇。从娇艳欲滴的葡萄到晶莹剔透的玉石,从绝代豪华的丝绸到物美价廉的纸张,气质优雅的西方艺术,神秘玄妙的中亚信仰,睿智深沉的东方思想……东西方文明在7000余公里的慷慨大路上交递永续的火种,缔结美好与未来的约定。

□本报记者 崔立秋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一份多国共享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是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绵长的人类文化纽带。

2014年12月9日至10日,由河北企业新奥集团赞助,哈萨克斯坦人民精神文明发展基金会、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和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联合主办,以“共创21世纪丝绸之路文化带”为主题的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

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达成的阿斯塔纳共识指出,新丝绸之路的建设是我们肩负的共同历史使命,我们要发扬先辈开拓丝绸之路的精神,大力加强建设21世纪丝绸之路文化带的国际多边合作,在继承和发展各国传统文化根基的基础上,加强对文化交流、交融、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研究,推动当今不同文化的对话、合作与共同进步。

在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上,记者一直在反复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河北的企业会赞助这样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文化论坛?河北与古代的丝绸之路有关联吗?在“一路一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河北如何才能抢抓机遇,打通我们自己的“丝绸之路”?

“古”丝绸之路的“新”定义

提到古代的丝绸之路人们首先会想到汉代的张骞,接着便会想到古代的西域、匈奴和波斯,还会想到中国西部河西走廊沿线甘肃、新疆的茫茫戈壁滩和大漠孤烟,当然还有那一排排的驼队和马帮,以及驼背上一捆捆的丝绸、茶叶和瓷器。但是如果接着往下追问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发展延伸、历史变迁,以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等概念的提出、命名及背景等深层次的内容,恐怕人们就所知甚少了。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先生。

王东教授介绍说,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丝绸之路”的说法,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中国》一书中最早提出的,他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河间、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称为丝绸之路。李希霍芬所说的西域,泛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1901年德国史学家赫尔曼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的著作,主张把“丝绸之路”这一名称的涵义,扩大到遥远西方的叙利亚,这个说法很快便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后来,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在《丝绸之路》一书中明确指出:“张骞是所有中亚地理探险家中最伟大的一个,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交通干线中最长的一条,是连接各民族和各大洲之间最有意义的链条。”张骞因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王东教授说,最早研究丝绸之路的几乎全部是西方学者,直到上世纪60年代,特别是最近几年,“丝绸之路”的说法才在中国大量见诸报端。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丝路,被司马迁《史记》称为“凿空之旅”,其中汉武帝派遣的使节最远到达了犁轩(今天埃及亚历山大港,附属罗马帝国),这是汉朝的正式官方使节达到的最远国家,首次将这条路线延伸到了欧洲和非洲。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而得名。

王东教授认为,虽然李希霍芬等人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历史贡献、历史地位功不可没,但是从今天来看,传统定义还是有历史局限、历史缺憾的,立足于最新的考古发现,从世界历史高度来看,实际上丝绸之路时间更早,范围更广,路线更长,线路更多,双向互动的更复杂,世界历史意义更加重大。在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王东教授说,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道路,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文化符号,有更抽象的含义,更普遍的象征含义,凡是沟通中西方的商路都可以统称丝绸之路。他提出一个全新的定义,丝绸之路是以古代丝绸贸易之路为代表的一个历史文化符号,最初的载体就是丝绸贸易道路,后来变成了历史文化符号,欧亚大陆或者欧亚非大陆,横贯东西,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国际商道。

王东教授关于丝绸之路的新定义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横贯世界上最大的欧亚大陆或者欧亚非大陆,乃至连通欧亚非大陆,连通地中海世界、大西洋世界、太平洋世界,这三个世界,以丝绸贸易为代表的世界历史上最古老、最漫长、最重要的国际商道,经贸网络,市场体系。第二,它借此连通了欧亚大陆的三大国家体系,欧洲的西方国家体系,东亚大陆的东方国家体系,还有处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东西方之间的国家体系,形成了沟通三大国家体系的国际关系纽带,国际交往桥梁。第三,它沟通了世界历史上三大文明圈,包括西方的文明圈,靠近太平洋的东方文明圈,还有哈萨克斯坦的心脏地带,是东西方之间伊斯兰文明圈,欧亚大陆之间的心脏地带的文明圈。

因此,丝绸之路是世界最大、最长的文化走廊带,是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开天辟地、无与伦比的人类文化遗产和伟大的壮举!

探寻河北的“丝绸之路”

河北与古代的丝绸之路有着怎样的关联?作为河北省参加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的记者,这是我最关心的一个话题。令人失望的是,与会的专家学者中没有河北代表,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国内外专家时,基本上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专题研究。

没有人关注,没有人研究,是否能够证明河北与古丝绸之路无关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仅如此,河北与古丝绸之路可谓密切相关、休戚与共。河北人文学者梁勇近日撰文指出:“河北是古代丝绸之路丝纺织技艺最辉煌的地区,盛唐时期河北为丝绸之路贡赋的丝纺织品全国第一,缺少了河北,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成了无本之源、无根之木。”

据梁勇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技术和丝纺织技艺的国家,丝绸之路上东方大国的丝绸,曾经是全世界富贵人士神往的美物。而河北是中国最古老的桑蚕养殖技艺和丝纺织技术的发祥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丝绸之路上,河北的丝织业书写了千年的历史辉煌。

省文物专家谢飞指出,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丝纺织工具陶纺轮和丝织用的篦子和骨匕,尤其是出土了两件陶蚕蛹,经过中国权威专家鉴定,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家蚕陶俑,这项考古发现无可辩驳地证明,滹沱河流域是中国桑蚕业和丝纺织业的发祥地之一。

河北自古以来便与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梁勇说,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平纹皱丝织物——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泡泡纱丝织品实物,代表了3500年前中国这个丝绸大国最高的丝纺织技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上最精美的丝纺织品散花绫就产自河北巨鹿;到了盛唐时期的河北道,丝纺织技术和产量都远远超过江南,成为全国丝纺织业技术最发达、丝纺织品产量最多的地区;公元11世纪,丝绸之路上世界最富丽的丝纺织品是河北定州的缂丝,如今,在定州孟家庄村路边竖立着显赫的路标——“北宋缂丝大师沈子蕃故里”。

正如前文所述,丝绸之路不仅与丝绸有关,它还是一个历史文化符号,是一个象征,凡是沟通中西方的商路都可以统称丝绸之路。从这个角度出发,河北有三个地域可以纳入丝绸之路的重点研究范畴:张家口的张库大道、沧州黄骅市海丰镇遗址、邯郸邺城。

张库大道是一条古商道,是典型的草原丝绸之路,它从塞外重镇张家口出发,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乌兰巴托(当时叫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恰克图。大境门是万里长城上唯一一个以“门”命名的关隘,也是张库大道的起点和贸易集散地,与长城上众多的“关”和“口”所代表的封闭保守不同,“门”更多象征着开放包容。从明隆庆五年至民国,大境门作为“陆路商埠”和边贸市场,持续繁荣了450多年。作家梅洁在《商道》一文中写道:“蔚县的‘古建筑之谜’‘民间艺术之谜’‘古老与现代的商业精神之谜’都曾让我困惑、追问了很多年,终于有一天,我在瀚海般的阅读里,一切都豁然开朗。原来,这一切都与古老的张库商道有关。”

黄骅市海丰镇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上世纪80年代,山东学者朱亚非提出“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可能在沧州黄骅海丰镇遗址及周边地区的设想。2014年吉林大学冯恩学教授对海丰镇遗址资料进行了整理和修复,正式提出了黄骅海丰镇遗址应为宋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北起始点的观点。他说:“古代海丰镇以盐而兴盛,因瓷器贸易而繁荣。通过海丰镇遗址表现出的特点,结合海丰镇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记载,海丰镇遗址应为宋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点,瓷器从这里远销韩国、日本及更远的一些地方。”据介绍,黄骅市海丰镇遗址于金代始名,唐宋时叫通商镇。

邯郸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是六朝古都。据史料记载,来自朝鲜、西域各国的使节和商旅频繁,首都邺城有专门供各国使节居住的会馆,后赵时期邺城华林苑还有仿龟兹国寺院的建筑。邺城附近的魏晋南北朝墓群,出土了不少来自西域、西亚的文物,磁县湾漳北齐墓中出土的骆驼俑背负帐具等丝绸辎重,茹茹公主墓出土的骆驼俑不仅有帐具和货袋,旁边还挂着水瓶、大雁和兽腿,这些都是丝绸之路标志性的符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赞皇县发掘的北齐李希宗墓出土了三枚东罗马帝国金币,茹茹公主墓中出土了两枚拜占庭金币,它们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商旅交易的最佳物证。

河北如何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2014年中国的一个热词。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一带一路”将成为2015年我国区域发展的首要战略。

如今,我国很多省份已经将“一带一路”列入本省的发展规划。日前,国家发改委透露,河南和山东将被列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消息给河北带来很大触动。梁勇呼吁,河北应该充分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河北发展的机遇,启动加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虽然河北目前还没有出台正式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但是一份名为《关于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河北开放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已经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讨论,河北已经着手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相关工作。

那么,河北应当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寻找突破与发展呢?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万明认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丝绸之路沿线的老百姓在日常的生活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艺术,传承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文物、典籍等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也有口头文学、传统艺术、节庆礼仪、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首先要搜集整理出与古丝绸之路相关的内容,并把这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碎片相互连缀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这样才能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兴趣。此外,当今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特点,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需求日益强烈,开发新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文化价值至关重要,将带来蓬勃的丝路文化复兴。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耿升说,历史上河北曾经是丝绸的主要产地之一,张库大道也是一条重要的草原丝绸之路,河北的丝绸之路研究大有可为。文化在丝绸之路上与经济几乎具有平等的地位,甚至还要先行,思想文化的传播往往是在商贸业务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和实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必然会推动丝绸之路文化带的发展,而丝绸之路文化带又必然会滋养和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两者相互促进带动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通商大道,也是一条文化传播的通衢大道,文化的作用与经济的作用相比更加不可估量,可以通过打造一些文化旗舰性的项目推动“一路一带”建设。

王东认为,首先要创立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大力加强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和传播工作;大力发展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业,一方面努力挖掘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价值,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举办丝绸之路文化展,充分展示相关的考古发现和文化的多样性及丰富性。

“作为河北企业赞助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本身就是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寻找突破与发展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是一场深入多元的国际对话,我们更需要用行动去践行丝绸之路精神。”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理事长、新奥集团副总裁金永生说:“丝绸之路是桥梁,通过它,河北省与其他兄弟省份,中国与欧亚广大地区的国家和民族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实现了互联互通。丝绸之路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学学术研究、民间艺术修复等具有重要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让沉睡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动’起来,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发展之路,也是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之路。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我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河北企业投身到文化建设中去。”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