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多地消费者成惊弓之鸟 谁是下一个汽车限购城市?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元旦期间,本来是打算选建材先把房子装修好,明年再买车,但现在我决定把装修的钱拿出部分做首付先买车,房子慢慢装也来得及。”家住太原的孙小姐在电话里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让她改变主意的原因是此前深圳的突袭式限购以及2014年底太原市政府首次提出的机动车保有量控制目标。

2014年底深圳的汽车限购,正在引发国内其他地区消费者对于限购的“恐慌”。

多地消费者成“惊弓之鸟”

根据太原市政府的规划,2015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要控制在110万辆以内,而据当地交管部门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9月,当地机动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100万辆,这也就意味着,留给2015年的新增机动车数量将不足10万辆。

“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后面对媒体表示,是否限购还在讨论中,但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深圳(限购)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孙小姐认为。太原一家自主品牌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孙小姐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在此之前,已经有小道消息传出太原将限购,而如今的总量控制幅度确实低于此前车市的年平均增量。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太原市年平均新增汽车达到15万辆左右。

太原之外,陕西西安,车商张先生明显感觉到元旦期间到店的客流量较去年12月下旬多了近三成。“今年过年晚,按照我之前的预估,元旦应该客流量也不大,但1月1日当天上午,就比之前多了大概两拨客人,以至于我临时打电话将休假的销售员叫了回来。”张先生是一家二级经销店老板,据他介绍,从往年的经验看,元旦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出行或者出游,所以客流会比较平稳,而今年新增的客源在他看来大部分是受到“限牌”传言的影响。在张先生看来,西安限购也不乏可能。

早在2012年8月,《西安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就提出,西安市政府可以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对机动车实行总量控制和制定车辆限行措施。但是,短短六天后,西安市法制办公开辟谣,称将不会采取任何限购政策,并取消原定的听证会。而在张先生看来,自此之后,但凡其他城市突然限购,当地消费者就会如“惊弓之鸟”一般,引发购车“热潮”。

据西安当地媒体报道,自元旦小长假之后,西安当地的上牌量便居高不下。仅1月4日当天,挂牌量便达到1600左右,为平日的2倍,而据当地民警表示,这其中不乏深圳限购而引发的恐慌购车效应。

此外,深圳限购后,曾有媒体预测下一步将实施限购的城市名单,而汽车保有量较高的成都以及重庆等城市赫然在列。由于此前两地都曾出现过“限购”的传言,因此,此次的被点名再度成为催热当地元旦车市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说具体有多少增量,这个目前暂时不好分辨,但至少在促成交易上,这个消息还是有一定分量的。”江淮汽车成都一家经销商总经理对记者表示。据其介绍,在元旦期间,成都当地有不少4S店也以“限购”为噱头,以刺激车市销量。而据记者获得的一份第三方数据,去年前10月,成都和重庆两地的机动车增长率同比高达40%以上,居全国前列,其销量也分别达到45.8万辆以及36.7万辆,与深圳几乎相当。可以想象的是,一旦限购成真,将有为数不少的需求被压制。

车市消费结构或再生变

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深圳限购对2015年市场增长带来40万的批发销量损失,对全国市场形成2%的增速损失”。而据知名咨询机构威尔森发布的调研报告预计,2015年,恐还有两大城市加入限购之列。在车市增速放缓已成定局的大背景下,限购城市的增加将导致车市结构发生更深层次的裂变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以广州为例,据威尔森提供的数据,广州限牌一年后,新增汽车结构出现一定变化。其中,A00级、A级车市场同比增速下降,而B级、C级以及SUV车型的上牌量同比出现上涨,车市结构上移明显。根据北上广以及天津的经验,限牌后自主品牌l车首先受到冲击。

不过,深圳市场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此之前,以广州为核心的南方地区一直是日系车的大本营,而广州限购之后,深圳则成为支撑日系销量的重要城市之一。在威尔森看来,深圳限购后,日系车的“反弹“节奏可能会被打乱。据其提供的数据,2011年日系品牌在深圳的市场份额达到近5年顶点,为41.1%,而钓鱼岛事件后,日系品牌份额大幅下滑。随着加强新车投放力度,2014年,深圳日系品牌份额连续两年大幅下跌后小幅反弹。而此次限购之后,日系车的需求将进一步被压缩。

这样的变化是否会给包括德系、美系以及法系等车企以更多的机会,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在此之前,德系车企纷纷发布了南方战略,试图从被日系盘踞的南方市场中分食更多的市场蛋糕,而一则突如其来的“限购令”,或许给了它们更多的机会。制图/蒋皓明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