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指出,北京事业单位将严格控制总量,增编必须经过批准;公立医院、高校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探索逐步收回编制。
近年来,考“事业编”、端“铁饭碗”成为一些大学生的求职目标。此次北京市属高校、医院退出编制是否会减少招聘吸引力?又将会对事业单位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项改革是突破“养人不干事”体制的正向改革,但对于新进此类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最担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受损。
进高校将没编制了?
“进高校将没编制了?”即将硕士毕业的张洋准备留校当科研管理类的行政人员,目前还没签三方协议。消息一出,张洋格外关注。其所读学校是北京市属高校,正好在政策范围内,张洋不清楚是否会受到影响。
虽然大家都觉得编制重要,但编制到底是什么,张洋其实并不清楚。
“编制主要是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璋对记者介绍,编制通常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人事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
根据《意见》,北京将对现有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对现有编内人员实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针对张洋的情况,她所在学院负责就业的老师告诉记者:“政策刚刚出,具体条款还不明确,一切都还不能确定。”
据张璋介绍,虽然长期以来财政对事业单位一般按照“人头”拨付经费,控制编制实际也就是控制财政支出。但目前已经转变形式,不再按人头拨经费,而是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指标完成招生任务后,财政按生均比等因素拨经费。
“编制管理的核心是控制财政支出,编制与财政拨款没直接关系,意味着编制在高校的重要性也减小了,这为我们探索不纳入编制管理提供了条件。”北京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说,“但这只是一个改革探索的方向,不可能一步到位。”他表示,今年北京市准备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单位试点,改革的总体原则是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最担心同工不同酬
一直以来,“事业编制”呈现出来的工作稳定或隐性福利的吸引力,都让求职者蜂涌而至。“有编制”意味着不仅工作稳定,而且捆绑着行政级别、医疗保障、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各种条件。如今,没有编制是否意味着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将没有吸引力了?
“我太清楚没有编制的痛苦了。”在一所北京市属高校财务处工作快3年的刘瑾一直都没有编制,当初考研失败的她选择一边在高校上班一边继续考研,如今正攻读会计硕士学位。快要毕业的她告诉记者,没有编制的高校工作留不住她。
“没有编制就没有归属感,意味着不稳定。”刘瑾说,最关键的是,没有编制使得她与在编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差很多:“公积金和养老保险得自己缴,一次性的住房补贴也没有……”
刘瑾的档案现在还放在人才派遣中心,每次考证、办事,由于工作单位与档案所在地不一致导致的麻烦重重,都让她深感苦恼。刘瑾本想通过拿到硕士学位后能在学校拿到编制,北京市属高校将收回编制的消息一出,刘瑾决定“一旦有变化,毕业后离开高校去企业工作”。
户籍管理等配套政策是关键
据北京市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4年底,北京共有1万多家事业单位。而到今年底,所有事业单位都将完成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行政类、经营类和公益类的分类工作。其中公益类事业单位指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又根据可否由市场配置资源等,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高校、医院属于公益二类。
“高校、公立医院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能减少事业单位改革的阻力,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举措。”张璋认为,由于编制规模过大,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超过3000万,是公务员人数的4倍。实行“老人老办法”保证了对事业单位人员在总量上进行控制;而“新人新办法”一方面能控制事业单位进人,另一方面能减员增效,使得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也认为,破除编制的束缚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所在。“退休一个,收回一个”的办法,表明事业单位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这意味着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将打破身份障碍,突破“养人不干事”的体制,让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教师王潇提醒,事业单位改革会涉及到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高校退出编制不是简单地转为市场化用工,很多配套性的法律法规也应跟上。相关部门应出台财政经费、户籍管理等相应的配套政策。(甘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