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世界杯展示区里,机器人书法家吸引观众驻足。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摄
7月1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国际会展中心,机器人在进行足球比赛。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第19届机器人世界杯上,展示区里的机器人跳起小苹果舞,引得观众们笑容满面。 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摄
在机器人世界杯的决赛阶段,救援机器人进行精细操作的“考试”。经济日报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
热热闹闹的第19届机器人世界杯已经在合肥落下帷幕,但它所引发的关于机器人产业的思考却刚刚开始。蓬勃发展的机器人技术,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掘金点?
广阔市场正在招手
在机器人行业,专家学者不分中外,全都对中国的庞大市场寄予厚望。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是主要的机器人市场,占全球机器人销量的70%,亚太地区机器人市场的增长更是主要来自中国市场的驱动。”英特尔公司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倪健安说。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已经被现实所证明。在机器人世界杯产业峰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服务机器人具备比工业机器人更大的潜力,将成为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大金矿。
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秘书长徐晓兰在产业峰会的主题发言中介绍,机器人应用正在从工业领域向家居服务、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快速扩张。“随着应用逐步的扩展,服务机器人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以个人、家庭、行业服务为特征的服务机器人已接近2500万台套、280亿美元,超过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一半。”
徐晓兰表示,我国在服务特种机器人领域成果显著,清洁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烹饪机器人、自平衡双轮机器人、消费型无人机等领域已形成产品;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救灾救援机器人、医疗手术机器人已有适用性产品。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已基本具备涵盖整个机器人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和开发能力。
第19届机器人世界杯大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机器人世界杯所侧重的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是当下机器人科研和产业竞争的焦点。
“在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方面,中国和世界发达水平的差距并不大,甚至某些方面是领先的。”陈小平表示,机器人产业中,中国在软件、智能化方面有优势,主要差距体现在硬件方面。而服务机器人的硬件差距对机器人性能的影响很小,各国都在起步阶段,且市场潜力巨大,正是中国人的大好机会。
“服务机器人分两个方向,商用机器人和个人机器人。商用环节,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多;个人机器人方面,扫地机器人已经进入很多家庭。而这仅仅是两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倪健安认为,从中美两国看,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将进一步走向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并引爆庞大的市场。“中国有庞大的机器人市场,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我们预测消费机器人市场将会以20%的速度增长。而在整个亚太地区,这个数字将提高到25%,很多增长都将来自于中国市场。”
重重难关尚待攻克
虽然有无人机和扫地机器人这两种看起来相对成功的服务机器人产品,但真正的服务机器人市场爆发其实还需要闯过重重难关。
“现在的机器人不够聪明,扫地机器人智力跟三叶虫差不多。”上海智位机器人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叶琛认为,现有的服务机器人往往只具备单一功能,如送餐机器人、扫地机器人、迎宾机器人、安防机器人等,智商“捉急”,“对家用来说,还不够有用。”
“做机器人产业要从用户需求开始,我们是看动画片长大的一代,对机器人的期待非常高,期待机器人有超强的智力、体力和感知能力。”纳恩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野认为,当前服务机器人比较现实的发展道路是,基于现有技术,扬长避短,开发出新的消费市场。
受限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短期内机器人难以有接近人的推理学习和分析能力,难以具备接近人的判断力,但机器人可以基于云技术和物联网,在知识量和信息量方面远超人类。“龙卷风来临前,机器人可能比人更早得到预警信息,主动去关紧窗户;机器人可以随时引用搜索引擎上得来的信息,回答小孩的十万个为什么……通过机器人的知识和信息优势,我们可以构建很多个有价值的应用场景。”
受限于感知技术的进展,目前机器人不具备与人类同级别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力,但云计算和物联网可以让机器人在某种程度上具备超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受限于成本、安全性和电池技术,短期内机器人难以可靠而经济地步行或者跑步,难以具备人手级别的执行力,难以具备人类肌肉的推重比和柔性,但轮子和电机驱动有高速、高负载、高精度、不知疲倦的优势,这让机器人可以干重活、累活,取代诸如行李员、送餐员之类的工作,为顾客提供24小时的服务。
当然,从短期发展看,技术问题可以回避,扬长避短地先开发出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从长远发展来看,上述这些技术瓶颈一一解决之后,真正意义上符合人们期待的服务机器人才会变成现实。
跟技术关同样重要的还有成本关。
在机器人世界杯上人气颇高的展示用机器人,真正买回家要多少钱?在科大讯飞公司的展台前,销售人员介绍说,拥有陪聊、人脸识别、音乐播放、天气和股票查询等功能的“小智”,售价约为每台5万元;拥有跳舞等更强功能的“小柔”,价格高达10万元。这样的价格显然不够亲民,而另一些价格在千元级别的简单机器人,又因为功能不足,难以引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有些技术是有了,但实现成本太高;有些方案成本低,但技术不行。”陈小平认为,目前技术和成本相互制约的问题,已成为服务机器人进入普通家庭的最大瓶颈。
进化之路起于跬步
服务机器人的比赛项目进入机器人世界杯,今年正好是第10年。为倡导服务机器人从基础研发向应用研发的转变,今年的机器人世界杯给服务机器人比赛设置了两大门槛。
一是参赛服务机器人的硬件成本不能超过人民币15000元。陈小平说,这一条卡掉了约一半的参赛者。“机器人大批量进入家庭,预计售价应降至万元以下。”
二是首次引入自动裁判系统,对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进行标准测试。自动裁判系统未来可以发展为自动检测系统,破解服务机器人难以量产的瓶颈。
在本届大赛上,专业组机器人精准测试项目冠军被中科大“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斩获。陈小平介绍,这一平台是在过去“可佳”机器人底层平台的基础上,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了国产化改造,不仅对底层控制和感知系统进行了优化和升级,成本也降低75%,降至1.5万元以下。“可能只需要2到3年,机器人就能进入普通人家庭了。”
人型机器人在进化,非人型机器人同样也在进化。如果把虚拟机器人也算做家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其实已经进入家庭。比如均为科大讯飞出品,同样具备陪聊、人脸识别、音乐播放、天气和股票查询等功能,机器人“小智”要你花5万元买回家,APP“灵犀语音助手”则可免费下载。
“未来,所有的消费类电子产品都会变成机器人。比如智能烤箱会成为专业厨师,智能汽车会取代司机。”地平线机器人公司首席执行官余凯在机器人世界杯产业峰会上说,当前,世界上主要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万物智能时代,可能将有几百亿个网民,其中只有60亿是人,其他是机器人,包括智能车甚至智能电灯泡。”余凯认为,大约用5到10年时间,人类将从万物互联时代发展到万物智能时代。“在万物智能时代,将有3大趋势,所有设备都有智能传感器,所有设备都有云和端结合的大脑,所有设备都连接人和服务。手机已经完成了这样的转变。未来的机器人时代,将会出现硬件APP化、APP硬件化,服务入口将更加场景化、分散化。”
面对服务机器人这个大金矿,你准备好掘金棒了吗?(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