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小鱼
本报讯(于洋)近些年来,客户众多、需求庞大,但却是金融覆盖“半荒地”的农村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进军的蓝海。行业巨头纷纷发掘农村金融市场,甚至建立较为全面的农村金融体系,意图在农村领域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
互联网巨头布局农村金融
近日,京东金融发布了农村金融战略,将构建全产业链农村金融服务。落地产品“京农贷”将解决农户在农资采购、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融资难问题。据京东农村金融负责人介绍,京东将从信贷、支付、理财等多方面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目前京东金融已经选取山东和四川仁寿作为试点,首次推出两款信贷产品“先锋京农贷”和“仁寿京农贷”,分别满足农户在农资购买环节和农产品销售环节的信贷需求。
与此同时,宜信以农机购买融资服务为切入点,与京东、农机1688网联合发起农机电商金融平台,三方合作运营的“农机专营店”已在京东农资电商频道上线。宜信普惠高级副总裁王威表示,“借助宜信普惠融资租赁的农机金融解决方案,我们在京东农资频道完全可以实现全价购机,农户可以在网上先购机后还款。既能有效解决农户购机资金短缺的痛点,也能带动农机生产企业销售增长”。
而在差不多一年前,阿里就宣布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打算在未来的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强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作为阿里农村金融的发动机,蚂蚁金服的发展战略是“平台、农村、国际化”。阿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蚂蚁金服已经与数千家农村金融机构合作,一方面,为农村用户开通线上支付通道,满足他们线上、线下购买生活、农资用品的支付需求;另一方面,对接金融机构和农户,为农户提供消费、农资购买等信贷需求。
涉农类电商平台获资本青睐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涉农类电商企业达到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有4000家,京东、阿里作为最大的两家电商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然而,在去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总交易额约4万亿元中,通过电子商务流通的农产品仅占1%。这说明,互联网农村市场还有巨大发掘潜力,据不完全统计,农产品大宗交易市场至少是10万亿级别。
因此,涉农类电商平台领域的创业公司层出不穷,在吸引资本涌入能力上也不容小觑。2015年以来,有关这一领域的融资消息不断。2月,“美菜”获顺为资本、蓝湖资本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6月,“链农”获大众点评、红杉资本3000万美元B轮融资;7月,“一亩田”获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云农场”则在半年内先后获得联想控股千万美元A轮融资和春晓资本1亿元B轮融资。
相比于普通商品流通领域,农产品的流通因存储时间受限,导致不同地域的供货商、流通途径、主流消费品类等都有所区别,因此涉农类电商平台也有了行业细分。例如,田田圈由农剂药上市公司诺普信全资控股的农资O2O平台“田田圈”,其定位不是颠覆流通渠道,而是通过与优秀的经销商深度合作,优化农资流通渠道。销售链条从过去的厂商-经销商-零售店-农民的四级体系,变成从厂商、经销商、零售店的联盟,再直接到农民的扁平化结构。还有成立于2011年的农产品大宗交易B2B平台“一亩田”,靠农产品的“去哪儿”模式生存,即提供信息服务,比如用户搜索白菜价格,就能看到一些买家和卖家发布的白菜价格信息。“一亩田”发展至今已经覆盖了3万多个村庄。
专家:用互联网思维戳中农村金融痛点
农村金融潜力巨大,如何用互联网金融思维入主农村市场,是电商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有专家分析,谁能够精准戳中农村金融的痛点,谁先探索出一条具有普惠价值的农村金融之路,谁就会成为这个市场的领跑者。具体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铺设稳定的渠道延伸至农村的边边角角,以互联网电商的优势去改变农村的投资、借贷、消费、生产、生活习惯;二是依靠互联网金融的优势,逐步打破中国金融的二元金融体制,让农民的生产生活从互联网金融中切身受益;三是不仅要和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农科院所、农资企业合作,更要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搭建一个桥梁,一个为“三农”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