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实现公平需要消除“不突出”的歧视

来源: 燕赵都市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毕诗成

“中国当前社会歧视现象并不突出”、“公众对社会公平水平评价有一定提升”……中国社科院等机构日前在北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户口、家庭背景等六项歧视中,遭遇过歧视的受访者比例最高未超过15%,报告认为当前的社会歧视现象并不突出。(12月26日中国新闻网)

这个结论在网络上得到了认同,也到了一些不以为然的调侃。从社会进化角度,毕竟大家日子越来越好了。但恕我直言,经济发展,日子富足,与是否存在社会歧视、社会不公,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儿。当下我们还不敢盲目乐观,通过一点调查问卷,就得出“社会歧视并不突出”的结论。

放眼当下世界,敢说自己彻底消除了社会歧视、铲除了社会不公的国家,貌似还没有几个。只不过根据发展水平不同,歧视、不公呈现形式不同罢了。越是落后国家,可能越显得赤裸裸。但随着文明的演进,有些太过分的歧视、不公行为,会有所收敛与改变,也有一些会变得更隐蔽,这就有点像螃蟹。螃蟹的第一个特点是把肉藏身到壳里,不敲碎咬碎,发现不了原来大有肉在;第二个特点是横着走路,横冲直撞,从来不会克制它的伤害;第三个特点有欺骗性,大家看惯了,会觉得它就应该长成这个样子。想想看,一个社会的歧视问题、不公问题,不也是同样的逻辑吗?

一说隐蔽,早些年好些单位招聘,赤裸裸标明“只招男士”、“35岁以下”、“名校博士”,后来社会批评声音很多,有些行为就不那么直白了,但不写出来不等于不做,招聘公告里没有了,面试官心里还照常按此标准执行,你能说是没有歧视吗?二说伤害,很多社会机会,实际上和权力与资本的距离远近成正比例关系,它会潜在表现为上学买房看病拼人脉,找工作拼关系和门路,“萝卜招聘”之类的,其本质就是更多人失去了应有的机会。三说欺骗性,很多不公平甚至歧视,因为存在时间太长,久而久之,大家竟也习以为常,不觉得它刺眼乐,比如前些年通行的“同命不同价”问题等等。

报告说遭遇到各种歧视的受访者比例最高没超过15%,但需要注意的是,个体遭遇赤裸裸的歧视,与间接不知不觉受到歧视,还不完全对等。另一个不能忽略的是,这类事件公开报道的还不够充分。

歧视不见得“突出”了才是歧视,“不突出”的歧视往往更麻烦、更顽固。没有人否认,我们的公权部门愈加重视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社会资源分配均等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纵向比较是必需的,可以给予我们信心,激励我们前行。但一定不能麻痹自己、盲目乐观,消除歧视、消除不公,这个社会还有太多的事儿要做。社会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呈现真实状况;生活越来越好,也绝不等于“歧视”“不公”就水涨船高地跟着自然消亡,适当清醒地保持一定的痛感,才能够保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

因此,我更希望多做些我们在反歧视反不公上的工作总结,多做些我们还可以做哪些工作的反思和畅想。这样也许对当今的中国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白岚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