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网播京津冀 > 正文

邯郸今年打造19个片区500个重点村

来源: 河北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本报讯(记者刘剑英)从邯郸市委农工委获悉,今年该市将以美丽乡村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实施美丽乡村“3+X”工程,在抓好“净、绿、富”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X”个自选项目,整体推进、突出重点,集中打造邯郸县、馆陶县等8个整体推进县和19个连片示范区、500个重点村,力争“十三五”末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净化环境工程。围绕队伍管理、垃圾处理等关键环节,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努力实现环卫保洁城乡一体化、公司化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网格化全覆盖。市内三区、经济开发区、邯郸县、峰峰矿区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模式,并完成乡镇垃圾转运站建设;其他县(市)推行公司化运作模式,完成70%以上乡镇级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建设。同时,推动垃圾收集减量化,扶持县、乡、村上一批垃圾制肥等资源化利用项目,构建垃圾循环利用体系。

绿化村庄工程。按照“增量出景、做美生态”要求,坚持点上示范带动、面上整体提升,全面开展村庄绿化,增加绿量、打造景观,达到一道环村林、一条进村路、一条样板街、一批示范院、一片游园绿地等“五个一”标准。今年,精品村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全市50%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1%以上。

富民强村工程。按照“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思路,坚持外引与内生并重,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富民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持续保障。各县(市、区)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扶持一批特色种养专业村、培植一批家庭手工业专业村,使20%以上集体收入空白村当年实现创收。

“X”个自选项目提升工程。因村制宜推进民居改造、街道硬化、污水管网、电子商务、发展乡村文化等民生实事。其中,重点推进农村公路、连村道路、村内街道硬化,对农村通信设施和电网进行改造升级。采取集中处理、就近纳入县城和乡镇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等多种途径,扩大污水处理覆盖面,新建精品示范村均需配备污水处理设施。整合农村电商、物流、供销、商贸、金融等各类流通网络资源,打造一体化涉农电子商务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一村一店(点)”工程,实现县域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全覆盖。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一体化村民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史馆(室)、农村互助幸福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

为破解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瓶颈,邯郸市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将建立市县两级美丽乡村投融资平台,引入市场机制,推行PPP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农村卫生保洁、污水治理、厕所清掏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全面推行农村常住居民每人每月缴1元钱垃圾清洁费制度。

严格考评,实施增比进位管理。美丽乡村建设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直接挂钩。市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建立台账,对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美丽乡村建设进度每月汇总排队,媒体公开通报。

责任编辑:崔有天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