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功能
住房保障重点扩大到新就业大学生
推动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与名城保护、城市更新相结合。积极推进棚改分散化、货币化、市场化安置,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
做好棚改回迁安置和消化存量商品房的有机衔接,支持化解房地产库存。
住房保障对象重点由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进城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加强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强化后续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五年后沈大两市地铁将达300公里
畅通城市交通道路微循环,发展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绿道”。
加快城市停车设施建设,鼓励建设地下停车场(库)、立体停车场(库)。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换乘枢纽、停保场、首末站等公交配套设施。推进充换电站(桩)、加气站建设。
推进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公共交通零距离换乘。推动城际间轨道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沈阳、大连两市地铁和轻轨。到2020年,全省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300公里。
加速光纤入户 促进宽带提速降费
加速光纤入户,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管网、智能园区。
以完善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和综合整治城镇区域的江、海、河、湖及新开发建设人工河(湖)为重点,打造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城镇绿化品牌和水系风景线。
依托红山文化、辽金文化、前清文化以及关东风情等发展特色人文城市。
完善城市突发事件监测预警
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服务。
合理规划建设方便居民文体活动的公共空间,提供相应公共设施。开发城市公园,建设方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和活动的绿地。
完善城市生命通道系统,加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应对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能力。
城市新区率先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率先在城市新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逐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加快推进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供电、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建设改造,优先改造急险部分。建设海绵城市。
城镇住房
逐步将符合条件农民工纳入公积金体制
对不具备购房能力或没有购房意愿的常住人口,支持其通过住房租赁市场租房居住。
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制度,通过配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实行市场租金、分档补贴,加大租金补贴的范围和力度。
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住房公积金体制。加大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企业、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的扩面力度,做到应缴尽缴。
鼓励地产商将库存商品房向社会出租
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持有库存商品房向社会出租。鼓励各类闲置房源进入租赁市场,多渠道增加供应。
调整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保险业务,提高对农民工等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金融服务水平。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推行商品房买卖合同在线签订和备案制度,完善商品房交易资金监管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补贴。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退宅还耕,探索宅基地退出激励机制,全面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释放农村建设用地空间。
继续推进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辽阳和铁岭六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优先安排一定比例的低效用地,用于道路、市政、教育、医疗、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
责任编辑:乔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