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案例剖析 > 正文

SOS!最被看好的他们都开始裁员了,“数字媒体寒冬”已来?

来源: 全媒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SOS!最被看好的他们都开始裁员了,“数字媒体寒冬”已来?

 

 

在过去的一年里,Mashable、Vice等原生数字媒体陆续传来裁员消息。度过风生水起的野蛮生长期,年轻的“当红炸子鸡”们过得似乎也没想象中那么容易。这些当红数字媒体到底因何裁员?国内数字媒体又能从中吸取什么前车之鉴?

 

 

裁员乌云笼罩下的数字媒体

无论在哪个行业,“裁员”这个词实在是个让人笑不出来的黑色幽默。据统计,记者职业在2015年美国最濒危工作排行榜上排名第四,介于农民和伐木工人之间。而最近一年,Mashable、Vice等当红数字媒体陆续宣布的裁员消息,恐怕要让媒体人的职业焦虑再升级了。

Mashable:30人

今年4月,数字新闻网站Mashable创始人Pete Cashmore宣布裁员约30人,以配合公司重点业务的调整和定位。在这次人员调整中,两位公司高层也将离开,分别是2013年从路透社加入Mashable的主编Jim Roberts和首席收入官Seth Rogin。

业界猜测,这次裁员与Mashable刚刚募集到的1500万美元资金有关。Mashable正试图向在线视频、电视和品牌化内容转型,并且决定远离政治报道、世界新闻等硬新闻,聚焦“娱乐性数字文化”。

当然,作为被裁员大潮拍上岸的牺牲品,被解雇的当事人表示相当不爽,记者Nadja Oertelt在twitter上发泄了自己的不满:“被滞留在俄亥俄州了,我都无法访问我自己的邮箱了,也无法获得返程的航班信息,也没办法回去清理我的桌子。谢谢你们!”

Vice:20人

继Mashable后,总部位于纽约的Vice新闻宣布解雇15名美国编辑。有消息称,5名Vice伦敦编辑也遭到解雇。这次的裁员名单中,还包括著名记者Harriet Salem和John Beck。

在一份声明中,Vice发言人指出,这次裁员是为了适应公司业务调整和新的招人计划。日后,Vice将着重发力于在线视频和电视平台,接下来还会有数十名新员工陆续加入。此外,Vice还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香港和旧金山设立新的分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20人

今年6月,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裁员至少20人,在这次裁员中,科技记者和传媒记者成为裁员重灾区。

IBT传媒CEO Etienne Uzac表示“这次裁员调整将能继续支持IBT传媒和《新闻周刊》(Newsweek)的发展,是公司整体计划的一部分。”而这已经是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的第二轮裁员,今天3月,至少15名员工曾遭裁员。

Gigaom:约 70人

曾经颇受赞誉的科技博客Gigaom由资深科技记者Om Malik创办,但已于去年3月彻底关闭,去年年底,约70名员工被迫离职。

据悉,微薄的广告(该网站只有约600万名独立访客)和付费订阅策略的失败,成为击垮这个科技网站的沉重稻草。在此之前,这家网站曾募集3000万美元资金,并背负了几百万美元的债务。

Om Malik

经过了风生水起的叱咤风云,数字媒体的日子似乎也没那么滋润。近一年来,多家媒体先后宣布裁员,Gigaom关门大吉,Gawker面临法律诉讼危机,就连估值15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BuzzFeed也曾被传未达到营收目标。

据《金融时报》今年4月的报道,BuzzFeed 2015年营收1.7亿美元,比原定营收目标(2.5亿美元)少了32%,并决定下调2016年营收目标。虽然Ken Lere站出来否认下调2016年营收目标,并称“形势比过去还要好,只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数字媒体虽收入增速暴增,但过度“烧钱”导致的总体营收不利的境况似乎并未终止。

传媒产业评价家Ken Doctor在接受Poynter采访时指出,“虽然这些原生数字媒体还不至于面临塌陷,但从裁员潮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经营上还没找到合适的对策。数字媒体可能正在感受传统媒体老大哥们在过去几年经历的痛苦,只是这种潜在的下落显得不那么急剧和紧迫。”

 

原生数字媒体因何裁员?

看似洒脱的年轻数字媒体们,如今似乎也要面对这个时代带给他们的生存挑战了。那么,Mashable、Vice这些当红数字媒体到底都是为了什么而裁员?

原因一

传统广告模式不再稳定

新闻网站Poynter在一则数字媒体裁员评论中指出,“数字媒体的裁员和亏损正指向一种猜测:这个行业是否还可以凭借广告维系发展。”皮尤《2015新闻媒体现状》报告显示,2015年,移动端的增长让数字广告总支出达到过去6年里的最高点。而这种看似强劲的数字广告市场并不能解除多数数字媒体的危机感。

而数字媒体传统广告模式面临挑战的原因,可以指向以下两点:

一是广告拦截工具的广泛使用。谷歌的新闻部门负责人Richard Gingrass认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意自己的隐私,通过使用Adblock等广告屏蔽软件或阻止广告主追踪用户数据的插件Ghostery,表达对数字广告的排斥。

2015年11月,舆观调查网YouGov的一项调查显示,20%的英国人使用广告屏蔽软件,而在18—24岁的年轻人中,40%的人使用广告屏蔽软件。据估计,仅在去年,广告屏蔽软件在全球造成了内容提供商22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

二是数字广告效果难控。一方面,数字显示广告(Display Ads)效果大不如从前,BuzzFeed投资人Ken Lerer 认为,今年通过显示广告赚钱会比去年难。另一方面,由BuzzFeed领衔的原生广告模式也并非灵丹妙药,原生广告不仅需要极高的网站流量带动,且价格高,不好监测效果。

“拥有150年历史的广告商资助的新闻模式正在远去,而且我看不到它回归的可能。”众筹新闻网站Byline创始人Peter Jukes表达了他的担忧。

原因二

数字媒体与社交媒体的相爱相杀

皮尤报告显示,38%的美国成年人习惯通过数字来源获取新闻,包括新闻网站或应用(28%),以及社交网站(18%)。数字媒体对Facebook等社交媒体的依赖性极高,而同时,他们也在承受着社交巨头碾压的恐慌。

一方面,数字媒体依赖Facebook等社交媒体作为导流平台。以BuzzFeed为例,Facebook为该网站带来75%的流量。虽然这种依赖可能削弱媒体品牌的独立性,但扩大读者群的诱惑实在难抵。

另一方面,数字媒体面临社交媒体和科技巨头的碾压威胁。在最近剑桥大学的一场研讨会上,《卫报》前数字编辑Emily Bell做了题为“新闻的末路:Facebook如何吞噬新闻业”的演讲。她指出,在社交媒体冲击下,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已经改变,而这比报纸在60、70年代受电视网络的冲击还要大。Bell还警告,谷歌、Facebook、苹果和亚马逊将成为重要的新闻内容平台。

Emily Bell

与Bell的观点不谋而合,皮尤《2015新闻媒体现状》报告指出:“与一年前相比,数字广告营收中更大的一块蛋糕,即65%,被5家科技公司所占有。这些公司都不是新闻机构,但其中一些公司,包括 Facebook、谷歌、雅虎和 Twitter,正在将新闻集成至它们的产品。”

原因三

向视频直播、电视平台转型的需求

据路透社《2016年新闻、媒体、技术趋势》报告预测,在未来5年,在线视频量将增长14倍,视频业务成为不少媒体和企业2016年的工作重点。而Mashable、Vice等数字媒体的这轮裁员,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数字媒体向在线视频、电视平台的转型考虑。

对于裁员,Vice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裁员是为了适应Vice的重点业务调整和继续招人的需求,将更多力量投入到在线视频、电视和与HBO的合作协定中。最近有接近20名新员工加入,接下来几周还会有人陆续加入。”这次人员调整也为Vice带来了几位颇有名气的资深媒体人,包括来自《纽约时报》的Ravi Somaiya和Ryan McCarthy,以及曾在NBC担任执行制片人的Madeleine Haeringer。

对于这个趋势,伯明翰大学新闻学教授Paul Bradshaw指出,原生数字媒体仍在探索自己的道路,“目前转向了电视和视频直播,很难知道这种情形可以保持多长时间。”

原因四

削减严肃新闻,重点发力娱乐性数字文化

在系列裁员中,科技、政治、商业新闻记者成为重灾区。Mashable总裁Pete Cashmore曾宣布,作为业务调整的一部分,Mashable将缩减政治新闻和国际新闻报道。

“取而代之,我们将聚焦通过数字化角度讲述这些故事,我们将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核心领域——科技、网络文化、社交媒体、娱乐、商业和生活方式。”Cashmore表示。

Pete Cashmore

在人员调整中,Mashable任命Greg Gittrich为首席内容官,他此前供职于新兴数字新闻公司 Vocativ,在此之前,还曾担任NBC数字新闻产品副总裁。

国内数字媒体能从中吸取什么前车之鉴?

比起国外数字媒体陆续传来的裁员消息,国内数字媒体似乎一派和气,融资、招人风生水起。而实际上,上述数字媒体所遇到的难题,在世界数字媒体中都具有共性。国内数字媒体在壮大之余,不妨从异国“战友”的经验中,吸取前车之鉴。

抱团取暖:媒体间寻求合作

Buzzfeed的投资人Ken Lere认为,为在新的世界生存,数字媒体需要再度“融合”,而这种融合,指的是各平台间的合作抱团。

例如,《赫芬顿邮报》就曾与10几个国家的当地媒体、BuzzFeed、Business Insider以及《纽约时报》建立合作关系。传媒巨头Axel Springer也通过与NowThis的合作,提升自己的短视频业务,还包括数字媒体与社交媒体、科技巨头间的合作。而国内数字媒体亦可从中寻得经验。

转变思维:从吸引阅读到黏住用户

路透社《2016年新闻、媒体、技术趋势》报告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媒体认为,提高用户对产品和内容的黏性将是2016年的工作重点。76%的受访者认为,媒体应提高用户数据的分析能力;2/3的受访者使用Chartbeat网站获得用户的实时反馈;45%的媒体使用自主开发的平台追踪内容传播情况。

对国内数字媒体市场来说,从吸引阅读到黏住用户的运营思维转变也将十分关键。

有人说,Buzzfeed像是一台时速60公里行驶在黑暗中,却没有车灯的车,不过这也总比停在原地好。年轻的数字媒体或许也在经历成长的阵痛,而每一步调整与转型的努力,都将帮助数字媒体完成惊艳的生存蜕变。

参考文章:

Digital media layoffs continue, this time at VICE News

http://www.Poynter.org/2016/digital-media-layoffs-continue-this-time-with-vice-news/413547/

Digital media layoffs continue, this time a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http://www.Poynter.org/2016/digital-media-layoffs-continue-this-time-at-international-business-times/419630/

The Digital Media Bloodbath: Hundreds Of Jobs Lost

https://www.buzzfeed.com/matthewzeitlin/the-digital-media-bloodbath-hundreds-of-jobs-lost?utm_term=.foeN0xyPn#.vf0YWGMEL

路透社《2016年新闻、媒体、技术趋势》报告

http://www.lanmeih.com/show/10000527

皮尤《2015新闻媒体现状》报告

http://news.sina.com.cn/m/2015-05-20/095531854229.shtml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