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BIDU) 最近一年,用流年不利来形容百度再恰当不过。血友病吧、魏则西事件将百度推到风口浪尖,甚至导致专门制定新的广告政策将“付费搜索”界定属于网络广告,监管之严前所未有,而根据2016年Q2财报,广告占百度营业收入92.7%;PC时代搜索可以占据绝大部分流量入口,而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APP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后知后觉的百度将金融提升为重要战略,可本身缺乏金融属性导致举步维艰。可以说,百度迎来上市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据我观察雪球上美股大V基本都不看好百度,偏偏我却认为百度非常值得投资并长期拥有。
百度用户体验真的那么槽糕吗?
作为15年互联网用户,我现在用的浏览器是百度,输入法是百度,地图是百度,云盘是百度,搜索更不必说,就我个人而言,百度产品用户体验都是最好的,可为什么流出“百度作恶多端”,甚至“每一个入职百度的员工都会被钉在互联网的耻辱柱上”这种折损根基的话。
一方面过于注重商业利益的确导致用户体验下降,这一点可以说是讲烂了,李彦宏提出搜索引擎第三定律自信心定律固然正确,可是他也忽略了像医疗这种行业愿意付出如此多广告费,特别国内医保制度以及资源都集中在公立医院,最终这些费用都要从患者身上赚取,必然带来不可控的后果。
另一方面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攻击,商场如战场,你死我活才能赢得最终胜利,发现无论是血友病还是魏则西事件都是从知乎爆发的,并且知乎基本上对百度是一边倒的漫骂(这也可能导致百度的同学不愿去答题),这反倒引起我的好奇,后来知道知乎股东有搜狗后恍然大悟。因为知乎的问答主要是推送模式,如果想制造热点会非常容易,不排除有360搜索、阿里神马的人推波助澜,痛打脱水狗。
知乎的人对谷歌特别推崇,这里面既有心理学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更有谷歌感觉更重视“科技改变未来”,而百度更重视“科技改变生活”,虽然对实际来讲生活更重要,但理想和情怀上的确存在不小差距。值得庆幸的是经历这些危机百度开始进行系列改革,如百度贴吧去商业化等,百度用户体验正在回归,而这正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真的输了吗?
类似“相比起阿里巴巴和腾讯,百度可能正在失去它原有的入口优势,这样的场景将越来越明显”这种话似乎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可是观察App Store排行榜又发现,Uber、爱奇艺、百度云、携程、百度糯米、百度外卖、百度地图、手机百度等百度系APP一直排在前50,一点也不比阿里、腾讯的少,只是比起微信、微博、淘宝,百度缺少一个超级APP。
金融科技、人工智能领域百度真的没机会吗?
A股从来不缺风口,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被翻来覆去的炒作,可这里面我认为恰恰百度才是真正龙头之一。互联网金融也是金融,而金融的核心始终是风险控制,现在P2P平台都在转型做金融科技,百度虽然慢一点但是更稳一点,成立的百信银行、百安保险都还没开始发力,而且金融场景不断完善,大数据才是终极必杀技。
人工智能领域更不用说了,百度从李彦宏到张亚勤到吴恩达都是非常非常重视技术的,其实无人驾驶和医疗我认为以后都会人工智能化,驾驶本身是人观察路面情况然后作出反应,医生看病也是根据病人情况作出分析,比较倾向于经验主义者,包括农业、工业等等领域人工智能都会比人做得更好,大家拭目以待,具体的推荐大家看TED演讲。
最后,其实想给百度提几点建议,诸如提升用户体验之类的废话就不讲了:一是对待知乎我更倾向于百度打爆对手的粮仓,其实知乎现在用户体验慢慢变得糟糕并缺乏变现渠道。曾经也很喜欢去百度知道答题,如果采用的话会给你奖励,那个年代网络支付可是稀缺玩意,所以没实际奖励并缺乏应用场景便渐渐失去兴趣。可现在互联网已经不是当初的环境,百度可以拿出爱奇艺会员、百度文库下载券、百度外卖折扣券、百度糯米抵扣券等奖励最优答案者,也可以开通打赏功能由提问者支付,已有实实在在的场景并且推广自家产品,何乐而不为。二是百度可以学习阿里巴巴弄合伙人制,一方面保证高层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守护公司价值观。三是百度也可以做广告,这里不得不佩服微信,将我爸妈,叔叔伯伯那些以前不怎么上网的人都学会用智能手机上网,但他们大部分可能都不知道有手机百度,包括我以前曾长时间用浏览器上百度网页很不方面,现在天天用手机百度看小说,广告词可以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快下载手机百度吧”,也可以补全百度超级APP的遗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