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可 实习生 曹诗语)记者昨天获悉,首批通过公示的10名失独老人已开始陆续入住市第五福利院。民政部门表示,今后“五福”每月将公示并接收失独老人,该福利院将逐步过渡到只接收“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
据记者了解,自去年起,拥有450张床位的“五福”已不再接收普通老人,开始向只接收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转变。根据相关规定,“五福”接收的老人是独生子女发生伤残(被依法鉴定为三级以上伤残)或死亡、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中失能或70周岁以上的,且已列入区卫生计生部门“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对象”统计范围的老年人。
8月8日,“五福”公示了首批10位失独老人的入住资格。公示显示,10位老人中年纪最大的81岁,最小的71岁,其中有3对夫妻。上周,第一批4名失独老人已入住“五福”,老人平均70岁以上,具有自理能力,其中有一对老夫妻。
昨日,记者在“五福”看到,该福利院11层至15层为专门接纳失独老人区域,名为“蕙芷园”。“五福”副院长郁梅介绍,失独老人通常不愿与有子女的老人住在一起。为此,院内专门开辟出蕙芷园。目前,蕙芷园共有8名工作人员,包括接受过专业心理学教育的社会工作者。“五福”还成立入住适应小组,帮助刚入住的老人适应环境。
失独老人往往不愿与人交流,尤其不愿谈及儿女问题。“五福”为老人专门准备了一间“忆站”,配有钢琴和沙发,环境舒适。失独老人可以在这里倾诉不愉快的往事,交流各自的生活体会。“我们会引导大家分享内心的想法,打开心结,而不是把一切都藏在心里。”“五福”社工科副科长陈美玲说。“五福”还为老人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并准备了多样音乐,根据老人需求,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或紧张情绪。郁梅表示,照顾失独老人还没有太多可参考的经验,现在也在接受高校心理学等方面专家的指导,“我们会一对一地与他们建立信任,了解他们的心声和需求,同时也帮助他们融入其他老年人群体,为他们营造幸福的晚年。”
符合条件、有意入住的老人可到所在区卫生计生部门预先核实,取得《北京市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卡》,然后电话预约,向“五福”提出申请。此后,“五福”等相关部门将分时段现场审核受理和评估。今年7月申请启动以来,报名人数已约500名,其中符合条件的有百余名。民政部门表示,“五福”首批投入运营的床位不少于50张,今后将每月公示一批、接收一批。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本市还将探索建立一套关于失独老人照料方面的标准化体系,预计3到5年内出台相关地方标准,向更多的照料机构普及。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