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财经故事 > 正文

董明珠立志造车后格力该何去何从?原来要造「汽车空调」!

来源: 港股解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 文|邢莉,香港财华社财经编辑。

董明珠收购珠海银隆“造车”一事,2016年闹得沸沸扬扬,吊足了吃瓜群众的胃口。先是收购方案被格力股东们否决,随后又有王健林等大佬力挺,最终以董明珠个人名义斥资入股珠海银隆而告终。

市场众多“权威人士”也站出来纷纷质疑,利益相关者都在担心董明珠立志“造车”后格力空调将何去何从。随着格力电器与珠海银隆的合作不断开展,情况越来越明朗。格力发起一项新的计划——做汽车空调。

2月4日下午,在珠海市委、市政府到格力电器调研的座谈会上,透露要与珠海银隆合作进军车用空调。2月6日晚,天津市政府、格力电器、珠海银隆几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欲携手在天津打造全国先进的智能电器、智能装备、新能源电池及汽车产业基地。2月7日,格力电器内部人士透露,“格力确实要进军汽车空调,包括汽车产品模具,电器、电容等相关的汽车产品都会做。”

■ 汽车空调市场潜力如何?

据《中国汽车空调行业市场与投资分析报告》的分析,当下我国汽车空调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82亿元,并且近年来行业增速基本上都保持在15%左右,处于快速成长期。

随着汽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也日渐普及,能够在短短几分钟内让人倍感舒适的汽车空调,已经成为车主不可或缺的行车伙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卖点。

但是目前我国汽车空调压缩机市场由外资企业所占据,例如松下、三菱重工等。本土汽车空调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竞争的时候仍旧处于劣势,大部分整车配套市场仍旧掌握在外资公司手中。对于产业投资者来说,需要向节能建材、保护环境、降低振动与噪声、操作维修简便等几个方向努力。

而这个市场早已被不少空调厂商盯上,汽车空调已经成为不少空调厂商转型的方向。眼下在家用空调市场越来越难开拓的时候,汽车空调成了一个空调领域的蓝海。董明珠在2016年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也变相承认空调市场增长空间不足。“人各有所爱,各有选择。各种原因导致不会买格力的品牌,但是格力已经凭它的技术、诚信,在空调领域做到超过40%的份额,再有增长空间也不大了,神仙也没办法,必须要扩张。”

既然汽车空调有着如此大的市场,目光锐利的董明珠,有岂有看不到之理?实际上,格力的汽车空调已研发数年,并且产品非常不错,但由于汽车空调行业的封闭性,此前格力一直未能找到好的突破口。

董明珠宣布,通过和珠海银隆的合作,2017年格力电器将正式进入汽车空调领域。 董明珠曾明确表态:“如果今年银隆实现销售三百亿元,生产三万台汽车,那就意味着我们卖三万部汽车空调。”

也就是说,银隆每生产一台汽车,格力就会卖出去一台汽车空调。而珠海银隆的纯电动客车已经进入了全国数十个城市,格力想要拓展汽车空调业务,珠海银隆的确正是一个不错的渠道。

■ 董小姐的“一石二鸟”之策

如此看来,格力电器此前计划收购银隆或许本来就是董明珠的一箭双雕之计,一方面看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另一方面还能够推动格力原有产业的扩张,进军汽车空调领域。

因此与珠海银隆的合作,可以看做是格力电器进入汽车空调领域的一个跳板。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一下格力这几年发展,已从专注家用空调,扩张到覆盖冰箱、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电饭煲、加湿器、手机等诸多业务。虽然格力曾多次强调这是基于技术发展下的自然延伸,但背后正是格力不断在寻求新的增长点。

早前,格力曾提出实现年营收2000亿元目标。而随着家用空调市场的日渐饱以及开展的相关业务无法短期实现营收,2015年格力营收为977.5亿元,重回三年前。远低于2013年和2014年的1200亿元和1400亿元。而格力财报显示,2016年前三个季度格力总营收为824.29亿元,距离2000亿目标相差甚远。

而格力自身在家用空调市场积累了很大优势,也十分专业,汽车空调是空调行业的一个分支,属于关联产业。相比格力手机、电饭煲等业务来说,进军汽车空调风险更低,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空调不同于家用空调,并非消费者选购。而是汽车厂商选择供应商,市场格局早已成型。因此,对于大多数有意进入或者已经进入汽车空调产业的厂商来说,由于缺乏与汽车厂商的合作背景,因此在市场开拓、产品销售上会有很大难度。而格力有银隆作为背景,随着与银隆合作的加深,汽车空调产品向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就会相对顺利。

■ 编辑|李思,财华社财经编辑。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