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联动开启合作新征程
——我省党政代表团在江苏商研对口合作和开展考察交流侧记
江苏,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辽宁,振兴发展中的老工业基地,有着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
探讨“转型之道”,谋求“合作共赢”。为深入推进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4月10日至12日,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委托,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率我省党政代表团在江苏商研对口合作。通过举行座谈会、开展考察交流等活动,南北两省开启合作新征程。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强会见了我省党政代表团一行。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石泰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莉新,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陪同考察。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雷出席上述活动。
梳理双方优势,寻找互补领域,谋求合作的契合点,实现互利共赢协调发展
今年3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了辽宁省与江苏省、沈阳市与北京市、大连市与上海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这是落实党中央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方案》确定辽宁与江苏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合作、提升创业创新水平、平台搭建等4个方面开展合作,共18项具体任务。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与江苏的对口合作,《方案》刚一下发便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先后多次与江苏开展沟通对接,共同商讨推进两省对口合作事宜。
为加快推进对口合作进程,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委托,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率我省党政代表团专程赴江苏商研对口合作工作。
4月10日,代表团刚一抵达南京,顾不上旅途劳顿立即与江苏省展开工作对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与我省开展的对口合作,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强会见了我省党政代表团一行。他说,辽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雄厚的产业基础,一直以来是江苏学习的榜样。苏辽相隔虽远,但一直有较好的合作互动,围绕产业互补、要素互助开展对口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我们愿与辽宁一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展对口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陈求发在会见时说,这次国家建立辽宁与江苏对口合作机制,为两省供需对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对推进辽宁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辽宁希望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技研发与转化、高端人才交流等方面与江苏建立起多层次、宽范围、广领域的合作体系。
通过深层次对话,辽宁与江苏进一步了解到了彼此间的优势和合作的潜力:辽宁在工业基础、科研能力、区位等方面有着优势,而江苏在市场经济完善度上、要素市场的成熟度上、民营经济的活跃度上优势明显,这为两省开展对口合作,实现精准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辽宁与江苏分别介绍了各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开展对口合作的方向及建议。我省代表团成员认真听、仔细记,逐条梳理双方优势,积极寻找互补领域,认真思考合作路径。
“辽宁是资源大省,江苏是能源消耗大省,我们可以围绕产业互补、要素互助开展对口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辽宁是老工业基地,在装备制造、原材料和国防科工等领域有着雄厚的基础。江苏产业门类齐全,外向度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蓬勃,我们可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人才交流、加强产业互动、支持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交流。”
大家纷纷表示,辽宁有优势也有短板,江苏有长处也有不足,双方的合作既有项目、产业等领域的“硬合作”,也有干部挂职培训、先进经验借鉴、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学习、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软合作”,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实现南北联动、协同发展。
“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7.6万亿,7.8%。这是江苏去年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同比增长幅度。
18亿,1800项。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年研发经费总额和各专业研究所累计转移转化技术成果数量。
……
一串串数字,彰显着江苏的发展奇迹。4月10日下午,我省党政代表团来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考察中了解到,该院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为主要任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打通了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通道,累计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约360家,正在向“世界有影响,全国最前列”的一流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迈进。
在这里,有许多落地服务的“海归”,有“飞来飞去”灵活参与项目建设的“海鸥”,有身在海外时空连线给予技术支持的“海豚”等尖端领军型人才。“识才有眼、爱才如命、用才有胆、惜才如金”的人才理念和“围绕需求开展产业技术研究”的市场化导向,让我省代表团成员深受触动。
考察中,陈求发指出,江苏省自2009年以来,连续8年蝉联“全国创新能力最强地区”,这里面的“文章”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通过对口合作,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跨省横向流动,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省发改委主任吴忠琼表示,我们要学习江苏在国企改革、科技研发,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和园区发展上的成熟做法,借鉴江苏吸引全世界人才为我所用的经验,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唱戏,鼓励两省开展深层次交流合作,推进产用结合、产需对接和产业链拓展,促进我省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苏宁,是很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苏宁控股集团总部展厅,“数据云”“物流云”“金融云”三朵“云图”让代表团成员印象深刻。苏宁“三朵云”形成的服务类产品,已成为新的利润源泉。
陈求发希望苏宁在辽宁加快布局一批代表发展方向的新项目,把更多“辽宁造”产品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助推辽宁实体经济发展。
向改革要生产力,向开放要推动力,用好用活先进经验,促进我省产业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协调统一
20多年前,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联手,在苏州古城东郊打下了合作开发建设第一根桩。20多年后的今天,一座东方水城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和“双面刺绣”的绝活,布局出东方与西方对接的现代经济版图。
……
11日,我省党政代表团一行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展示馆,一张1994年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建苏州工业园区之初手工绘制的规划图引起代表团成员的注意。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在这张手工绘制图的引领下,园区综合发展指数、集约发展水平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仔细对照,不难发现,图纸中描绘的蓝图与今天园区内的实景高度吻合。大家深刻感受到“一张蓝图干到底”“让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背后昭示的治理能力和魄力,“苏州经验”正不断被复制、被推广。
发展之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园区破解羁绊、奋力前行,靠的是什么?
“向改革要生产力,向开放要推动力”是园区负责人给出的答案。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以来,探索建立审批、服务、监管顺畅高效的全力运行体系,形成了“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络管服务”的经验。去年,园区新增注册企业达15529家,与商事登记改革前的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达270.9%。
“如何把审批流程做到最优”“怎么把为企业服务做得更好”,代表团成员接连发问,园区负责人毫无保留地介绍经验和做法。大家纷纷表示,要想让更多的江苏企业、项目和资本进入辽宁,迫切地需要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增强各级政府部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学习复制江苏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的先进经验,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昆山,一座充满灵气的江南水乡城市,三十载励精图治,敢为人先的昆山人,闯出了一条从改革开放试验区向科学发展示范区不断跨越的“昆山之路”。
12日上午,我省党政代表团先后考察了昆山综合保税区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昆山光电产业园,代表团成员详细了解了园区在光显示、光能源和光照明三大产业上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昆山光电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原材料-装备-面板-模组-整机”的完整产业链条,园区企业间实现了“门对门研发、门对门服务、门对门送货”。
陈求发指出,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正是辽宁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的招商模式,政府部门要搭建平台,推动辽宁的产业园区与江苏一些目标企业对接合作,加强双方产业链的互补和配套。
此次江苏之行,3天时间虽然短暂,但代表团成员却收获满满,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考察结束时,陈求发代表辽宁省委、省政府感谢江苏省委、省政府及相关地区和部门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答疑解惑,并诚邀江苏省各级领导到辽宁考察交流,加深联系,使对口合作早结硕果。
长江滚滚,秦淮悠悠;辽河入海,奔流激荡。辽宁与江苏,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新合作、实现新发展,既是两省携手发展的共同心声,也是江与海的共同呼唤。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