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阳/文
近期,电视荧屏上最火爆的电视剧,毫无争议当属这部《人民的名义》。该剧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创作,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执导,近四十位“老戏骨”联袂出演。
这是一部“久违了”的反腐大戏。为何说是“久违”?回顾近几年热播的电视剧作品,从《甄嬛传》《芈月传》,再到《琅琊榜》《三生三世》,这些作品多以古装剧、历史剧的形态为依托,实质上则是网络小说、游戏动漫改编而来的“IP剧”,娱乐性强,却与史实相去甚远。另外,就是一些偶像剧、家庭伦理剧,和一些饱受诟病的“抗日神剧”。能够宏观、深刻地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的佳作,竟无一部。
忽然间,一部《人民的名义》,将观众的目光和思绪拉回到当代,拉回到现实,让观众仿佛猛然呼吸到了甘冽的新鲜空气——这才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
开播前两集,两个亿的“钞票墙”这一情节就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令人大呼壮观,演员侯勇则演活了一个大伪似真的“小官巨贪”形象,他饰演的“赵处长”,由开始的镇定自若,到人赃俱获后内心的彻底崩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感触。
不仅是贪污数额定位在两亿之上,剧中所涉及“大老虎”也定位在了副国级,尺度之大可谓空前。而“钞票墙”等诸多情节均能从党的反腐事业中找到真实的原型,这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了这部反腐剧满满的诚意。
十八大以来,党的反腐成绩众目具瞻,“大老虎”频频落马,被拍的“苍蝇”数不胜数。令人遗憾的是,在影视方面,却没有一部照见现实的反腐作品。
社会若想不断进步,必然要发现它的弊端,找到它的流毒,要敢于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文艺应当是“一个时代的镜子”。在腐败形势严峻,社会风气日下的环境下,影视作品中却盛行着古装剧、IP剧,真正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作品却在缺位、空白,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人民的名义》热播,意义不只在于反腐剧的“春天”到了,更是释放出一个信号——“反腐”已经是一场人民战争,它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责任来参与其中,反腐将更加深入,且更加开放。
这部剧很“胆大”,一些内容敢于触及我国政治形态的敏感点。例如,剧中政法委书记高育良说,“中国政治生态现状,就是一把手拥有绝对的权力”,一语说中要害,这恐怕在党员干部中都会受到认同。诸如“不收钱了,事也都不办了”这样的台词,和官员升不上去就心灰意懒这样的情节,十分写实,正像镜子一样反映出真实的官场现状。
这样的真实性,没有对官场的深刻了解和体会是写不出来的。据编剧周梅森讲,他认识的高官一半都“进去了”。为了创作《人民的名义》,他还到监狱与落马的官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正因为这样,腐败官员没有被表现成妖魔化的坏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或因贪婪,或因一念之差,走上了不归路,而这样的形象能让广大党员干部产生接近感、认同感,警醒作用更甚。
文艺作品,理应担当起传播公理、正义、高尚、奉献等价值导向的责任,一味地追求娱乐性与赚钱效应,则必然会被当作文化快餐一样迅速消化掉、丢弃掉。创作者须以宏观的眼界、深邃的社会洞察力来审视这个社会,把握社会发展的风向标,融入反思,从心讲述,方能触动到观众的内心深处。做到了这些,那么《人民的名义》一定不会仅仅是昙花一现。
责任编辑: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