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天津市宝坻区有低保5503户,11007人,低收入家庭1942户,4180人,特困供养2015户,残疾人两项补贴11446人,2016年全年共发放各类救助金1.2亿元。 宝坻区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精准扶贫帮困专项行动。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保障措施
宝坻区针对困难群众救助、精准扶贫方面进行了数月调研,并将开展因病支出型困难家庭的救助工作与全区精准扶贫帮困专项行动相结合,着力推动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工作。
全面建立由党委政府齐抓、具体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同时,下发《关于印发〈宝坻区精准扶贫帮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帮扶对象、帮扶内容及保障措施。
摸清贫困底数 做好帮扶宣传
一是严格复审制度。对所有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特困供养人员进行了全面核查。
二是主动施救。未纳入低保、低收入家庭、特困人员供养的救助家庭,但发生了重大变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重点排查、主动发现、及时施救,对应纳入帮扶体系的全部纳入。
三是对未纳入低保和低收入家庭救助范围,但因家庭成员患病、就学造成家庭刚性支出过大、家庭月人均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短期内难以改变现状的困难家庭(以下简称“支出型贫困家庭”)进行全面摸底。
四是制定《宝坻区精准扶贫帮困专项行动实施细则》,明确了操作流程。
凝聚合力保障资金
在救助范围方面,救助对象指具有本区常住户口的城乡低保家庭、城乡低收入家庭、特困供养对象;未纳入低保和低收入家庭救助范围,但因家庭成员患病、就学造成家庭刚性支出过大、家庭人均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短期内难以改变现状的困难家庭;因意外事故、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造成基本生活临时陷入困境的人员和家庭。
在救助内容方面,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由民政局牵头;教育救助由教育局牵头;就业救助由人社局和农委牵头;住房救助由建委牵头。同时,整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社会帮扶资源和各项帮扶政策,充分发挥残联、红十字会、慈善协会、桑梓助学基金会等公益慈善组织作用。
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有特色
一是拓宽了保障范围。全区申请条件是:提出申请前12个月内,家庭医疗费和教育费刚性支出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或家庭刚性支出未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但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刚性支出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二是提高了医疗救助标准。支出型贫困家庭成员患病的,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商业保险报销及赔付后,对个人自付部分给予救助,救助报销比例为30%,家庭救助总金额每年不超过10万元(含)。
三是实施多方面救助。在生活方面,对审批确定的支出型贫困家庭,按月给予全额或差额生活救助。刚性支出费用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按照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月给予全额救助。刚性支出费用未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但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刚性支出费用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照城乡低保标准给予差额救助。
在教育方面,幼儿园至高中减免各种学杂费。就读于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按20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定额补助。
在住房方面,支出型贫困家庭申请房屋修缮或重建住房的,参照本市农村危房改造其他贫困户补贴标准给予补贴。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