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引入全国首例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人民网记者 高星 摄
人民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 高星)伴随着朝阳区疏解速度不断加快,各类建筑垃圾也随之增加。为避免疏解腾退后的建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二次影响,朝阳区引入全国首例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可将朝阳区疏解腾退中90%以上的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运用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为疏解后的“留白见绿”快速腾出空间。今后朝阳区将彻底告别建筑垃圾走填埋、堆积的老路。
据了解,朝阳区孙河地区已经通过该方式处理建筑垃圾8000吨,再生产品将陆续投入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疏解腾退中90%以上的建筑垃圾可转化为再生骨料
“建筑垃圾采用传统的方式外运、填埋等方式,会带来一定污染,特别是运输过程中遗洒、运输车辆尾气排放等问题不可避免,对环境影响很大,”朝阳区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通过主动与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合作,在孙河地区试点建设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配套设施,将逐一破解这一系列环境问题。”
北京建工资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占地70余亩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配套设施可以将建筑垃圾转化、再利用,通过破碎——筛分——多级分选的全封闭工艺流程,其精细化的分选处置技术可使90%以上的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再作为原材料,经过再加工,产出再生产品,回归应用于本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据介绍,在砖瓦、混凝土为主的建筑垃圾中混杂着塑料木制品、保温材料等杂质,传统建筑垃圾处置工艺将束手无策,它们只能处理不含杂质的“高纯度”混凝土类物料。
而建在朝阳区孙河地区的资源化处置设施,却具备着“不挑食”的特征,为提升建筑垃圾杂质去除能力,北京建工资源公司自主研发了超强功率的“振动风力分选机”。可以利用风力和振动的共同作用,将复杂物料中的轻物质高效分离。此外,资源化处置生产线还具备诸多亮点,如系统全封闭,避免露天传送带对环境的影响,且降低噪音等等。自生产线试生产以来,已经为地区处理转化建筑垃圾8000吨,为疏解后的“留白建绿”及时提供空间。
今后朝阳还将在十八里店、东坝等地区引进推广
由建筑垃圾再利用制造出来的再生透水砖。人民网记者 高星 摄
“大家现在脚下所踩的步道砖,就是由建筑垃圾再利用而来的”,生产线工作人员指着地面向记者介绍。据了解,今后这里可以制造出透水性能良好的再生透水砖和再生道路材料,再生道路材料年生产规模可达50万吨,可以替代天然材料满足城市公路级别的建设标准要求。
记者了解到,由再生骨料制成的步道砖已经投放到孙河地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我们产出的再生骨料杂物含量,保持在千分之一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百分之一。”北京建工资源公司项目负责人举例说,“除铺设道路外,再生骨料还可用于土方回填施工要求的土石配比,形成更加坚实稳定的结构。”
“作为北京的中心城区,近年来朝阳区非首都功能疏解,农村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推进,我们将依托国内领先技术,在朝阳区试点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助力朝阳区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北京建工资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配套设施模式将在朝阳区十八里店、东坝等地区同步建设推广。”
责任编辑好:郝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