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坐车吗?"
一出地铁口老远就听到王师傅喊道,我对他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他笑着点头示意了一下。我们是老相识,因为单位和地铁口还有一段路程,我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搭摩的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他们也早早地等在那招揽生意。十块一次的价位,不多也不少,赶时间的上班族上车即走,图个便利。而摩的司机们早出晚归,一天天蹲守在那里,挣个辛苦钱。
从去年开始,街道上突然多了很多共享单车,一切开始发生改变。五角半小时,一元半小时,即停即走,让人觉得方便又实惠,很快大街小巷上五颜六色的单车呼啸而过。
"没想到能那么惨烈"王师傅说。摩的正面临着"被赶尽杀绝"的局面,然而不是被城管,而是共享单车。我打趣他到“亏着这附近没有河啊,要不你们是不也想把共享单车都扔沟里去?”,他笑了一下,大声回道“那不至于,大不了转行嘛,那么做该抓起来了!”
说话间,我从拥挤的单车堆里推出了一辆看起来没问题的车,自行车道、公交站旁、地铁口前早已成了单车停车场,上百辆不同颜色的单车交织在一起,像要打起架来了。
哎,又是开锁失败,我连开了三次终于骑走了一辆。车胎被扎、刹车坏了、脚蹬没了、私锁私用、车牌二维码被涂抹,各种各样的奇葩问题让人不免质疑共享单车的“身子骨”真就这么脆弱吗?每次开锁前我都得快速对单车做个大体检,免得一遍遍报修重开。这还不算最恐怖的,还有人在单车坐垫上扎针,一不小心,就真的“如坐针毡”。这些都让人很心烦,但想想有很多车被上私锁沦为专用,甚至被藏在宿舍里,嗯,有车骑总比找不到车好。
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旁边人行道上竟也有单车闪过,还是逆行,厉害了朋友!骑着骑着后面抄上来个小男孩,看着也就小学生的模样,蹬的飞快,还回头朝我一笑,我都替他心惊。就这样,骑着单车到单位,刚打开电脑,弹窗上就弹出了一条新闻“共享单车垃圾成山 产生废钢等同5艘航母”,我不免产生疑问,未来共享单车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厮杀正酣 两强确立
2016年共享单车战火迅速燃起,五颜六色的单车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ofo、摩拜、小蓝单车等几十家共享单车公司先后推出无桩自行车,集齐黄、红、蓝、绿、金等多种颜色,同时也挤满北上广深等城市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
正当摩拜单车6月16日宣布完成超过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一时风头无二时,"黄金圣斗士"单车、"彩虹单车"也开始刷屏,意图剑走偏锋,抢占市场的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悟空单车"在正式运营仅仅5个月后,黯然宣布离场,成为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而站在摩拜和ofo背后的两名投资"大佬",马化腾和朱啸虎因为一份数据就"摩拜和OFO谁是老大"这个话题,在朋友圈怼的热火朝天。
说好的90天结束战争呢?ofo早期投资人朱啸虎近日突然改口了,称目前摩拜和ofo没考虑合并。共享单车领域的下一步是清场,把小的公司全部清掉,最后留下两个PK。
虽然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共享单车,但是大多数品牌具有投放量很小、良品率低、产品供应不上, 后期运营维护方面等问题。而受气温等环境因素,冬季共享单车进入“休眠期”,共享单车品牌们还在不断整顿调整。
回顾出行市场,当年滴滴、优步中国的补贴大战总共砸了50亿,最后以合并收场。那么,摩拜和ofo呢?又或者,会有第三者突出重围,改写共享单车的行业篇章?
野蛮生长 前路未知
一年多前,ofo还只是在大学校园中提供租车服务,投资人曾预测每天的骑行量可能会达到1万次。时至今日,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ofo每天的骑行量就可以达到2000万次。而ofo最大的竞争对手摩拜也可以达到同样量级的骑行量。相比而言,在全球,Uber每天的出行记录是700万次。
与较大的骑行量对应的是1-2亿次的App打开次数,因为用户需要打开App定位和解锁自行车。蜂拥而至的投资人,不仅看好租赁共享单车给公司带来的持续增长的营收,而且也看好共享单车App潜在的广告盈利能力。共享单车用户数高达数千万,App浏览量高达数百万次,流量巨大。共享单车的案例也再次证明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潜力。
这场共享单车大战,新玩家以为搞定APP、搞定流量端就可以,但入局之后,他们才发现共享单车行业的复杂,除了要搞定硬件、运营,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场资本游戏。
共享单车在中国迎来爆炸式的发展,除了因为公共交通的缺位、人口密度大外,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管理机构没有出台政策对人行道和停车位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家共享单车公司可以将成千上万辆单车投放到街道上,而不用交停车费以及其他费用。但未来相关规定的相继落地,这一情况或许会有所改变。
上个月,北京金融局就提出在京注册的共享单车公司需要把押金存管到指定银行账户。监管之下,共享单车巨额资金躺在银行吃利息的盈利方式受到致命影响,单车企业的成本压力剧增,行业洗牌加速。
未来,如果共享单车在资本的推动下,行业缺乏必要的自律共识,引发的负面效应不断加大,政府监管部门很可能出手整治。
共享单车的命运逃不出人性
共享单车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好奇又兴奋,对这种健康的出行方式表示欢迎。但是,随着资本的涌入,共享单车短时间塞满主要城市的各个角落,它所带来的问题也愈加突出。
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大量投放单车,早已拥堵不堪的城市道路路况变得更加复杂而混乱,胡乱停放引发的管理冲突问题也越来越多;行业巨头为了防止用户流失,冠冕堂皇地搞起了垄断,将信用押金提高;运营与维护跟不上被破坏的速度,大量共享单车成了垃圾,人为造成新的资源浪费,违背了共享概念的初衷。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公用物品,必然会有一定数量无可避免的常规损坏,例如,日晒雨淋,折旧,偶尔的小型事故,或者是比率极低的恶意损毁或者偷盗。然而目前,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把共享单车砸烂,拆掉车头、坐椅、脚踏,卸掉轮子的;把车子扔在河里的,挂到树上的;把几十上百辆共享车堆在废墟里无法使用的。把共享单车扛回家或锁进楼道里;把它粉刷了另一种颜色、加上儿童坐椅专用。还有人在坐椅上插针,谁用就扎谁;有的大爷大妈们直接把共享车用绳子围起来,每次使用就交一块钱给他们……至于把二维码刮掉,把芯片损坏,把号牌拆了,简直就不值一提了。
说到底,共享经济这种事,不能指望民众素质的觉醒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只有建立起公正透明的追踪与惩罚机制,制定行之有效且符合市场规律的公共监管政策,行业才能健康发展,人们方能真正享受到共享经济带来的便利。
作者:刘馨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