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前后,石家庄迎来了各大房企的集中入市潮。粗略统计,从9月下旬到国庆期间,入市的大体量项目就有10个左右,新增的房源约有几千套,极大补充了市场的供应量。
记者从安居客、58同城、赶集网、石家庄买房网等平台了解到,大房企的集中放量吸引了不少前期“持币待购”的购房者,市场反响也相对较好。而另一方面,石家庄一些本土中小企业开发的小项目则显得鲜有问津,一些项目的负责人直言目前销售压力很大。
随着石家庄楼市进入平稳期,去年那种各类项目都能“蹭热度”热卖的局面早已不见。当前,市场上各大房企纷纷开始加紧销售,积极入市争抢购房者,各类宣传促销活动也多了起来。与各个知名项目“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不同,小项目的“声音”则几乎被淹没,销售状况更是“冰火两重天”。
“国庆期间我们给客户打了一圈电话,可是效果与前几个月相比大打折扣。不说别的,不少客户的态度与之前比显得‘冷淡’多了,有的客户还多问几句,有的甚至只问个项目名就没下文了,来电来访的客户更是寥寥无几。”一位南三环附近项目的售楼员表示。
据记者调查,当前石家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呈现两极分化,中小房企的生存开始变得艰难。国庆前后,不少蓄势待发的大体量项目迎来了可观的到访、成交量,例如万科、碧桂园、远洋、宝能、美的等知名房企的新入市项目;而另一方面,一些年初走量还不错的本土项目则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个别项目的来电来访量直线下滑,甚至国庆期间零成交,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挤压。业内人士表示,四季度这种情况或将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情况或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大房企“收割”后
石家庄小房企销售压力增大
政策“挤压”下 小房企生存压力增大
除了受到大房企入市的影响外,限购、限售等楼市调控政策,以及逐渐收紧的银行信贷政策,也给小房企的生存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调查发现,9月份石家庄限售政策实施后,投资性购房进一步受到抑制,一些在去年市场上升期开发的投资型小项目遭遇生存困境。
“现在来我们这购房的80%以上都是刚需自住和改善住房的客户为主,而我们项目也是针对这类人群开发的,所以销售情况和限售前基本一致。”裕华区某知名项目销售负责人表示。而另一方面,北二环某本地房企开发的投资型住宅项目的负责人则表示“压力山大”。他直言:“限售以后,投资性的购房者少了,刚需和改善的购房者又都‘转投’了大项目,我们项目尽管在户型、位置、价格等方面相对有优势,可是大部分客户还是选择了大项目,都觉得大项目未来的价格更加‘坚挺’。”
不仅如此,逐渐收紧的银行信贷政策也成了“挤压”小房企生存空间的又一根“稻草”。据了解,当前各银行的贷款业务进一步收紧,尽管按照政策,在石家庄申请商业贷款最高比例可贷款7成,可在具体执行中,往往仅能达到5、6成。而且不少银行表示,各银行审批贷款还要根据项目资质情况确定,不同项目能申请到的贷款额度不尽相同。这对某些规模较小,资质一般的小项目而言,也是倍感压力。
合规开发成小项目成交“法宝”
排除客观因素,对于本土项目而言,合规开发销售才是长久生存之道。其实,让购房者“敬而远之”的不仅仅是小房企项目的体量、配套等宏观因素,更多的是之前发生过的不少本土项目不合规开发,一度出现项目停滞不前、土地性质难以变更、证件多年不全等诸多问题,“前车之鉴”让购房者不敢涉足。
对中小房企而言,如果想在当前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显然靠之前的“蹭热度”已经不可能了。随着购房者的越来越理智,靠价格、位置、户型等吸引购房者显然也是不够的。从石家庄本土房企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些做大做强的项目往往不论在市场上升期还是下滑期,都是致力于品牌打造,而且在开发流程上也更注重合理合规,通过品质、口碑等占据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项目进度、前期产品也是购房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我买这个项目,主要看中开发商已经在本地开发了两期产品,我有朋友买的一期,他说还不错;再者这个项目建设进度较快,说明资金情况比较充足。”一位改善型购房者表示。
本报记者 陈红 刘丽佳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