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山东省 传出消息:2017年这个省的GDP确信首次超过7万亿元,继续位居全国 前列。
继往开来之时,山东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审视发展中存在的大而不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压力突出等问题,要求各地各部门彻底摆脱竞攀GDP增长的情结,扎实推动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从负“重”求增长到释“重”谋发展
山东省经济总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三位。2012年至2016年,山东省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8.5%;2017年预计比2012年增长2万余亿元。
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台阶,推动地方经济从热衷高速度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变,已成为一道绕不开的“坎”。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把经济总量做大,是许多地方干部所习惯的状态。虽然“旧路开快车”危险重重,但山东一些干部仍然有“GDP不上去,面子上过不去”的顾虑。
在近期举行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委省政府给出更明确信号,要求各级干部彻底摆脱竞攀GDP的情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场内外,许多干部如释“重”负。阳信县地处山东北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这个县大力发展肉牛绿色养殖加工等产业,不仅实现地方经济增长,也让群众富了口袋。县委书记栾兴刚说,淡化GDP考核观念,让他们能沉下心来思考自身优势和发展方向,投入更多精力做打基础、谋长远、利民生的事情。
与此同时,不少干部也感到一份新的责任在肩。从过去注重“有没有、多不多”转而注重“好不好、强不强”,这种发展观、政绩观的飞跃将带来发展质量的飞跃。
“大象爬坡”路难行 “轻盈转身”海天阔
数日前,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向山东省进行督察反馈中提出,“以 重化工 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山东省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2016年PM10、PM2.5指标分列全国倒数第4和第5位。
由于重工业占比高、大企业比重大,山东经济素有“大象经济”之称。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经济总量不断快速增长,已使资源、环境、安全生产、金融等方面关系绷得过紧,风险压力不断集聚。
近年来,山东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了一系“治虚”“瘦身”措施,在部分领域已取得初步成效。例如,2017年全省大力压减钢铁、电解铝、炼油、煤等9大行业过剩产能,部分企业反映“产能下去了,效益却上升了。”前三季度,山东能源、山东钢铁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前10个月山东省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31.36%。
不少山东干部已经意识到,适时放弃对GDP的攀比竞争,适当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换来的是存在已久的安全隐患得以消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以突破、经济结构得以优化提升、新旧动能转换赢得更大空间。
“瘦身”才能轻装前行、“转身”才会海阔天空。“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连用两个“70%”说明山东经济“大象爬坡”式的老路已然难行,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从快步“跑在前面”到稳步“走在前列”
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和人口大省,山东有着“走在前列”的使命。不少干部认为,经济由高速到高质转变,不是不发展、不作为,而是既“稳”又“进”、稳中求进;以前是快步“跑在前面”,今后要稳步“走在前列”,实现更高水平、更高标准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高标准对标。部分专家表示,在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政府服务理念等许多方面,山东与先进省市还有一定差距。要实现走在前列的目标,必须与国内国际先进对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具体抓手。据了解,山东已梳理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等“十强产业”,并提出明年要做好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等十个方面重点工作。
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创造更好“生态”。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推动山东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是山东实现由大变强、继续走在前列的必由之路。”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说,随着干部思想转变及高质量发展措施的实施,山东经济社会将呈现更新气象,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