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宝云 通讯员丁海东)作为我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7年,隆化深入实施“1661”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产业脱贫、金融脱贫、智力脱贫、移民脱贫、社会脱贫、兜底脱贫六大工程,创新资源整合、市场引入、项目管理、股份合作、贫困退出和脱贫考核等6项机制,确保2019年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出列的总目标。
“农民用钱贷不出,银行有钱不敢贷”。这个矛盾长期掣肘脱贫步伐。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该县实施了“政银企户保”农业合作贷款模式,通过政府担保贴息,银行降槛降息,贫困户入社参股,保险兜底保障,有效解决了企业和贫困户贷款难题。
隆冬时节,南营村村民庞瑞还要到自家大棚里清理土地,为开春后的发展做准备。“去年弄了22个棚,种了角瓜、土豆,毛收入10万多元,今年打算再扩大10亩地。”“政银企户保”政策,让庞瑞这个曾经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六旬老人,通过种植大棚菜,1年多时间就实现脱贫。
据悉,目前,隆化县注资1亿多元,累计发放“政银企户保”贷款8.7亿元,覆盖贫困户2.62万户。
有产业做支撑,贫困户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而抓好产业脱贫,前提是让群众先思想脱贫。为此,该县发动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村,向群众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激发农民脱贫积极性、主动性。针对贫困群众缺技术、缺经验、缺信息的实际,该县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带动贫困户以土地、扶贫资金、小额贷款入股,在贫困户与企业、大户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到企业或合作社务工人员,除获取每天80元到100元的薪金外,每户年底分红不低于3600元。
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按照县有龙头引领、乡有园区辐射、村有大户带动、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护航。目前,全县规划了东、北、西3个扶贫产业带,东部发展以四季草莓采摘等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北部发展设施蔬菜、肉牛育肥产业,西部发展肉牛繁育和中药材、枸杞深加工等。
出台系列产业优惠政策,扶持脱贫产业发展。该县整合涉农资金近2亿元,对新建舍饲存栏肉牛2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给予每平方米140元的圈舍补贴,并在打井架电上给予配套;深度贫困村新建舍饲存栏肉牛50头以上的,即可享受同等扶持政策;对集中连片种植200亩以上大榛子、树莓、山樱桃的,分别给予每亩800元、500元、200元不等的苗木补助。目前,该县肉牛饲养量达到了47.7万头,四季草莓、设施蔬菜、中药材、经济林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500亩、21万亩、14.8万亩和127万亩,23个深度贫困村实现产业全覆盖。
责任编辑:白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