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聚在一起交流葡萄种植经验。特约记者/门莹 摄
8月21日,沿着202国道一路向东进入抚顺市东洲区章党镇,看到路两侧成片的玉米地变成成片的葡萄园,车行一路,一路飘香,这里的葡萄熟了。
在洼子伙洛村,记者看到53座大棚整齐划一,大棚内密匝匝的葡萄,好似座座珍珠塔,大棚外是一排排私家车。
“我们村的葡萄品种好,还是有机水果,价高也不愁卖。”洼子伙洛村鑫世野合作社总经理李学武说,过去,村民起早贪黑赶马车去城里卖葡萄;现在,城里人开着车来到山沟沟里摘葡萄,有了有机葡萄产业,村民再也不怕返贫了。
洼子伙洛村位于大伙房水库北岸,春有山花、夏有绿树、秋有红叶、冬有白雪,这里风景美得如世外桃源一般。但彼时的洼子伙洛村只可远观,不可近赏。
曾经,村里都是土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而院子里,草棚搭旱厕、苞米秸秆门前垛。贫困落后的状态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十分不相称。2014年,洼子伙洛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
在村民李福印象中,2000年以后,种0.34公顷玉米一年也只有5000元收入,加上外出打工的收入也只有2万元左右。记得那时候,每到上秋、过年、开春,很多村民就和李福一样,为孩子学费和购买年货、种子、化肥发愁。
“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村部门口堆放着一个大号的垃圾山,更重要的是当时村民人均耕地少,村里还欠着100多万元外债。”面对这样一个省级贫困村,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学武带着村民们的信任与希望,寻找改革路、致富路。
2014年,李学武决定到小山沟外面的世界看看。吉林、本溪、丹东,李学武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足迹遍布省内外知名特色农业基地。最后,他们把目光放在了种植葡萄项目上,因为洼子伙洛村有20多年的康贝尔种植经验,还有大伙房水源保护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
考虑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市民消费习惯发生变化,李学武把葡萄种植的目标聚焦在“有机”与“高端”上。李学武从沈阳农科院请来教授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科学种植与管理,引进状元红、巨紫香、香妃、蜜汁等十多种高品质葡萄苗,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档次。
村民刘玉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我的葡萄园将全部改种新品种,第一年葡萄产量低,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按照现在的市价平均每公斤12元计算,当年的产值将达到240万元。从第二年开始,产量提升,每亩能产1500公斤,产值就能达到360万元。”
2015年4月,鑫世野合作社正式成立,铁背山有机葡萄同时得到有关部门的认证,卸去了村党支部书记职务的李学武一心带领村民拓宽致富路。
村民赵文虎说,他建起了两个葡萄大棚,种植了两种特色葡萄,因为今年是他种植葡萄的第三年,所以架子上的葡萄明显多于去年。“去年采摘节时,我家葡萄1斤卖10元钱,加上市场零售的,两个棚的葡萄共卖出6万元钱。从明年开始,我家葡萄就到了盛果期,收入将更可观。”赵文虎说,再过几天就又到了镇里的葡萄采摘节,从去年采摘节的销量看,他家的葡萄今年也一定畅销。
目前,洼子伙洛村有机葡萄的种植面积已达到20余公顷,种植新品种葡萄十余种,产值达到1500万元。2016年洼子伙洛村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去年,该村又被评选为“抚顺市扶持村集体经济试点村”,并获得了省以上财政奖补资金2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014年5500元到目前已1万元出头。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