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沈阳冰雪经济如何发展壮大

来源: 沈阳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怎样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如何让沈阳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如何促进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多元发展的趋势?

建议设立“沈阳生态日”

围绕着“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发掘沈阳生态优势”“怎样保护沈阳的冰天雪地”等话题,记者日前专访了沈阳农业大学水土保持学科带头人苏芳莉教授。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旅游中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要突出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要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要凝聚多方力量,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形成一股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苏芳莉教授建议,全市上下要突出生态文明的政治站位。

苏芳莉教授认为,沈阳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推广生态文明思想。比如,推送与环保有关的微信公众号,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或是醒目位置张贴环保公益广告;在旅游场所建设科普基地,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旅游环境中;尤其应该突出科研成果转化,将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理念广泛推广,让相关的科研项目快速落地,走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青少年作为未来的新生力量,要加强向他们推介生态文明思想,将学生的课堂作为推广平台,对他们进行系统地科普教育。

挖掘具生态优势的乡村资源

苏芳莉教授表示,目前,在挖掘本地生态优势、彰显地方特色方面,沈阳做得还不够多。“我查阅了2014年至今所公示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美丽田园等名单,沈阳鲜有村落或景观入选。”苏芳莉教授说,沈阳有很多具有特色的生态资源,比如辽河湿地、蒲河水系、浑河两岸等,也有许多极具生态优势的乡村,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挖掘这些特色资源,吸引更多人来沈阳旅游参观,真正将绿色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此外,苏芳莉教授还说,沈阳应该加以利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比如在国际环境日、世界水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科普宣传,让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北京在国际湿地日这天的活动就非常充分,每年这一天,北京市主要领导以及中国林科院湿地所的专家都会走上街头,向市民讲解保护湿地的理念。”苏芳莉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有些城市设置了独具特色的某地“生态日”,沈阳是不是也可以设立一个“沈阳生态日”?在这一天全民动员,大家都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让沈阳永远有冰天雪地

“总书记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觉得这个前提是我们要保证沈阳每年都有冰天雪地。”在苏芳莉教授看来,无论是冰还是雪,说到底都是水。

苏芳莉教授说,目前,沈阳乃至全国、全世界都处于水资源短缺的状态,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我们要尽全力保护全市的水源地和水面,比如石佛寺水库、卧龙湖湿地、七星湿地等。空气中有了充足的水分,才会形成冰和雪。”苏芳莉教授说,对水资源的保护,开源、节流同等重要。沈阳要更好地做好有效开源,比如对雨洪的利用,沈阳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苏芳莉教授举例说,目前,发达地区雨水利用工作已经很成体系,降雨利用率很高。沈阳也应该加强此类工程建设,避免出现干旱时缺水,极端降雨时城市内涝等现象。

苏芳莉教授还认为,注重污染防控也是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方式。“沈阳市的水资源不仅水量不足,从水质角度来说,水体污染防治防控也是保护水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位一体将“冷资源”变“热产业”

五位一体战略

尽快完成冰雪旅游资源普查

尽快出台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尽快确定冰雪旅游重大招投项目

加快吸引冰雪旅游项目高级职业经理人

提升冰雪旅游景区或项目的公共服务

对于沈阳来说,发展冰雪运动、冰雪产业,除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另外就是2022年我国将举办冬奥会,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大推动冰雪运动的发展进程,以及辽宁提出申办2024年冬运会。

日前,辽宁大学商学院教授郭舒,在提交给市委宣传部的发展冰雪运动、冰雪产业的对策建议中,提出“沈阳市冰雪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的五位一体战略”,以破解沈阳市冬季旅游“半年闲”的瓶颈。

郭舒建议,“冷资源”转化为“热产业”的基础是重新认识与挖掘冰雪资源,应尽快制定并应用《冰雪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地方标准),尽快组织专家对此进行立项、起草、评审和颁布,形成《沈阳市冰雪旅游资源普查数据库》。依据不同市场吸引力、不同开发利用条件的冰雪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提出优先开发资源序列。对已经开发出来的冰雪旅游项目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生态与环境效益的评估。

编制全市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冰雪旅游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以及冰雪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与营商环境优化打好基础,完成冰雪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顶层设计。要对空间和产品谱系进行科学布局与设计,要提高冰雪旅游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延伸冰雪旅游产业链条,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协调、相关产业融合的冰雪旅游产业体系。空间规划应考虑沈阳市在都市时尚冰雪旅游带、运动冰雪旅游带、温泉冰雪旅游带、森林冰雪旅游带、研学冰雪旅游带的“五带”布局。

确定冰雪旅游重大招投项目。重点建设两个冰雪旅游特色小镇,一个是以棋盘山为基础打造的“森林冰雪”旅游度假特色小镇,一个是以白清寨为基础打造的“运动冰雪”旅游特色小镇。

郭舒最后建议,将冰雪旅游重点项目职业经理人、国家级景区的职业经理人,均纳入沈阳市“盛京人才”战略,加快制定冰雪旅游项目高级职业经理人人才标准。

探索发展“室内经济”

很多人看来,东北的天然劣势就是冰天雪地,但在《德春论坛》创始人马吉军看来,东北的劣势恰是优势,冬闲大半年反而能够带来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这几年,沈阳一些室内产业发展得有模有样、红红火火。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温泉、洗浴、烧烤等字样,在冬季这些产业展现出了极大的魅力,对地方税收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把这样的产业称作‘室内经济’,即针对特殊的环境,特定的条件,恶劣的气候,受自然条,限制和季节性制约的情况下,在室内进行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统称为室内经济。”

马吉军表示,未来沈阳经济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室内经济”的作用。

“举例来说,商业服务业的代表、辽宁马头琴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马瑞东,经过对东北经济与文化产业的深入考察与研究,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在铁西区一个破旧的小工厂上修建了集歌舞、餐饮、线上线下互动为一体的‘马头琴·宴艺’文化产业梦工厂。将十人的蒙古包变成了千人宴艺梦工厂。两年多的时间里不但没有倒下去,还带动了周围的业态经济与发展,其他产业也纷纷落户、兴起。”

在当前的环境下,沈阳选择“室内经济”这种发展方式,历史地位与现实定位正当其时,其作用与力度将势不可挡。“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紧跟东北振兴发展的步伐,积极投身东北‘室内经济’发展,东北的春天一定会早日回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钱包一定会再一次鼓鼓囊囊!东北的春天和美丽的花朵将在‘室内经济’的发展中到来和开放,并会重新迎接与获得昔日的芳华。”马吉军说。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