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近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在菏泽单县美丽的浮龙湖畔启动山东2019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记者从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根据山东省第五次沙化和荒漠化监测成果(2015年3月发布),山东省共有沙化土地681768.6公顷,荒漠化土地955082公顷。目前,全省的沙化和荒漠化土地基本治理完毕。
山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近年来一直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积极采取“封、造、管”相结合的建设方针,有效增加了沙区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去年防沙治沙示范区完成造林任务2000亩,圆满完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计划指标。
“防沙治沙在改善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沙区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副处长赵维宝向记者介绍,目前,山东已初步形成了以木材、灌草饲料、中药材、果品、加工业等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沙区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拓展了增收渠道。
在单县浮岗镇马庄村的千亩苹果基地,刚开始结果的苹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去年开始坐果,今年将全面收果,预计收益能达两百万元。”村书记丰忠建难掩心中喜悦。
马庄村位于黄河故道,地处鲁西北黄泛平原,“白天不见光,晚上不见庄”曾是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已然“平原有森林,林中有粮仓”。
“既要防沙治沙,还得让村民富起来。”丰忠建告诉记者,果园优先雇佣村里的贫困户来打工,每人每天可收入50元,去年年底还给贫困户每人分红七百多,再加上流转土地的租金,原来零收入的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路。将来进入盛果期后,保守估计果园一年收入将不低于600万元。“到时候老百姓的收益会越来越高!”
作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单县是山东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营造防风固沙林16.58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3.7万亩,建立了优质苹果、梨、桃和杨树丰产林生产基地,沙区环境大大改善。此外,在临沂、菏泽、聊城、滨州、德州等地依托沙区的林业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以人造板、木浆生产、桐杨木系列、条柳编系列加工产业集群;聊城、滨州、德州等地樱桃、金丝小枣、冬枣、鸭梨、高酸苹果、食用菌等系列产品的保鲜与加工集群的建设发展,也均取得了生态与经济双赢,为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尽管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赵维宝坦言,目前,山东仍有部分地区对防沙治沙的长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合理规划,重治理轻保护,监督执法不力,存在边治理边恶化的现象;部分沙区在采伐林木后更新造林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适宜沙区治理的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林木生长不良,产出效益较低,直接影响了防沙治沙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下一步,山东将坚持问题导向,同时继续开展沙区裸露土地植树造林和中幼龄林森林抚育,更新改造退化防护林,提升沙区森林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防护功能。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