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刘岚 张清华 实习生 刘海萍 图/本报记者 赵海江
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渠道,是否就可走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圈?“跟风式种植不避免,市场恶性循环就无法得到真正扭转。”有关人士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分散的农户经营无法与大市场对接,生产经营总体处于无组织状态。
无论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机械化时代的要求,都需要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粗放农业逐步向集约农业转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
农民抱团儿闯市场
前一年什么卖得价格高,第二年就会出现大面积种植。去年,大白菜价格暴跌,记者采访中很多人都认为这跟农民信息来源少、盲目种植不无关系。“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有很多缺陷。”张家口市农牧局总农艺师张树旺说,分散的农户信息来源少,他们看到的价格只是现时的本地价格,没法通过这些表面性信息对将来的价格进行准确预测,小户分散经营,生产标准化管理、质量的监控等难度也非常大。科技、良种的推广和机械化耕作技术的应用,都让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变得越来越必要。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无疑是目前探索出来的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的有效途径。付吉海是鹿泉市绿康无公害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搞大棚黄瓜搞了20多年,对比以前的单打独斗,他说如今农民抱团儿闯市场,让他们尝到了很多甜头。
从良种选择、引进先进技术、请专家做技术培训到病虫害的防治、农产品的销售,都由“社”里统一组织。“农资可以直接从厂家购买,种子也实现了统一采购,不仅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质量。”付吉海说,以前农民受过假种子、假农资之苦,“买到假种假肥,耽误的可是一年的收成!”
走专业合作之路,让市场信息得到了充分的收集和整理,从而为经营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付吉海说,从2009年,他才真正算是把市场整明白了,蔬菜打进高端市场,农民才能实现增收。“我们给蔬菜注册了商标,还通过了"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去年,付吉海还逐步摸清了农超对接这条路,产品有了竞争力,农民才有话语权,“我们的黄瓜经过良种选择、科学种植、标准管理、安全监测,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批发价高于市场平均价,商家还抢着要。”
合作社要形成自身产业链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采用抱团取暖的方式来抵御部分风险,可以说是农民“自救”的一种尝试,但目前许多合作社还仅仅处在简单的“合作”层面。
从记者采访的实际情况看,多数合作社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或者实现了集体采购农资,或者在销售环节寻求集体突围,但是并没有形成自身的产业链,产业化程度较低,而栾城县范台村草莓经营的尝试算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月13日,檀玉林的草莓大棚里,红红的草莓挂在秧上,秧间不时有蜜蜂飞过。“现在都是无公害种植,大棚里放些蜜蜂来授粉。”檀玉林说,“以往三月份才成熟的草莓,从元旦便陆续开始采摘了。这是新品种,陆续开花陆续结果,以前的品种集中在三四月份成熟,现在从元旦到五六月份,随时熟随时摘。”
范台村草莓的不同之处不只在成熟季节,这儿还有个特点就是“自己种草莓别人摘”。“草莓不易储存,不及时卖出去很快就烂掉。”檀玉林说,范台村的草莓刚开始没名气,销路也成问题,“现在我一个棚一年收入四五万元,这得感谢当时的乡领导想出的好点子。”
2003年3月,范台村搞了第一届草莓采摘节,说实话一开始根本就没人来,后来乡里出动了四辆公交车,专门到市里接送市民。摘草莓,吃农家大锅菜,这种游玩、采摘加农家饭的形式一炮打响。
采摘节到今年整整10年了,“别人来帮着摘草莓,一斤还得付给咱30元钱。”檀玉林说,今年春节,最多的一天收入了七八千元,范台村的农户可以说是坐地收钱了。“一到周六日,市里的人就该过来了,我们这个片区30个棚,有时候都不够摘。”
范台村的合作社从选苗、栽培、宣传、销售,全部实行统一管理,接待游客的农民也都配发了统一的服装,在这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上,农民也表现得越来越职业化。
集约化生产尚需更多探索
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转化之路,一切都是在摸索,不应该拘泥于一种模式,还应该有更多的尝试,而农业生产实践中,也确实在做着多种探寻。“拿蔬菜生产模式的转变来说,可以通过发展小型蔬菜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化生产企业等多种方式。”张家口市农牧局总农艺师张树旺说,市场需求多种多样,有时候单一的生产模式达不到,比如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农校对接等直销模式,绝大多数农户不可能做到,对于大的公司、合作社也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建立龙头企业,“公司+农户”、“龙头+基地”,种植规模化、品种多样化、生产连续化、供应不间断的生产,才是实现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的基础。
在乐亭县刘火烧佛村,也正在做着集约农业的另一种探索。
乐亭县大相各庄乡是一个以种植瓜果蔬菜为主的典型农业大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蔬菜几乎年年丰收,但交通不便和产品的雷同也让这里的村民越丰产越失望,农产品滞销的情况由来已久。
从大相各庄乡刘火烧佛村走出去的杨军多年在外经营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财富的他,可能从没想过还会再回家“种田”。
2009年村里换届选举,大伙儿都希望杨军能回来,都认为他在外跑了多年,见多识广,回来也帮老家人找条出路。那年,杨军回到了村里,重拾他已经不再熟悉的农业。干农业和做生意还是有差别的,生意上游刃有余的杨军不得不重新摸索。
通过到山东、江苏等地考察,他引进了山东寿光的现代化技术,搞起了“高科技温室”进行无土栽培,项目承包了村民个人和集体约40亩土地。做生意的杨军有跑市场的优势,现在温室根据订单栽培农作物,产品供不应求。“将土地承包出来的农民,除了土地出让金,在温室里打工每个月还有2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被出让的土地以前大多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每亩收入一年最高不过3000元。”杨军说,这个项目目前已经成了刘火烧佛村村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奔”城市,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偏老龄是个绕不开的问题。农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而老年人从事农业生产,在科技应用、技术推广上无疑存在障碍。如何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土地流转集中经营,杨军一直在寻找破解的途径。
土地对于农村或者农民来说是最大的资产,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土地为农民提供了农民自己和国家都无法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所以农民不愿轻易放弃与土地的关系,他们害怕失去土地使用权后自己的土地收益得不到保障。而杨军目前的一个构想,恰恰在考虑如何消除农民的顾虑。
他计划个人投入200万元,承包农民的部分土地建设现代化温室,并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科技设备,待前期建设成形后,将温室以每个3000元到5000元的低价租给农民,并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温室的收入全部由承租的农民获得,而杨军只收纳租金来作为前期投入的回报。“这种模式只是一个铺垫,我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让农民认识到高科技农业的优势以及现代化温室运作的前景,把大棚让农民在统一管理下自己种植,也消除了他们"失地"的顾虑。”杨军坦言,让农民意识到新型农业的发展模式、转变原有的思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只有让农民充分享受规模化经营带来的效益,他们才能真正从思想上逐步认识和转变。
杨军说,他理想中的模式,是由个人或者公司统一管理农民的土地,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产销链条,甚至在深加工上也做足文章。农民用土地入股,成为公司的农业工人,获得工资收益,并参与整个经营链条上的利润分红。
杨军希望这个计划能尽早实现。“三年之内,争取让村民都搬进自己的别墅!”这是杨军的梦想,也是他正在努力的方向。
●阅读提示: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突出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那么,目前河北省的农业科技现状如何,存在哪些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难题又该如何破解?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王慧军。
敬请关注本报“聚焦中央一号文件”系列报道之五:科技让农民幸福的车轮走得更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