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深度 > 人物报道 > 正文

朱海斌:楼市调控是经济下滑主因(2)

来源: 新浪财经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朱海斌:我觉得这个跟中国资本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也有关系,从中国的股市你从PE也好PB也好,其实就中国的历史数据来说,其实现在应该差不多是低点,PE为首就是说,肯定现在大概是接近10左右,如果没记错的话。当然这个估值水平在国际上来说,也并不是特别低,还是差不多一个中间的一个水平,但是中国从本身历史的平均水平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但我觉得从估值这个东西在中国的话,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包括很多像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我觉得大的方向是在的,但是很多细节上的东西并没有做得很好,但资本市场有一句话叫细节就是魔鬼,这个是资本市场非常通用的。

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你说现在给你一个账面价值,问题是国际的投资者,他会质询你这个到底是不是可信的,就是说你这个数据的可信度,包括我们现在很多在美国的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现在就是说很多程度上比如说在数据的公开上,在会计准则上,或者在一些经营的细节上受到很多质疑。我觉得这个其实是现在市场会出现很多,估值跟基本面估值相差非常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资本市场它运作它不仅取决于宏观基本面,或者说公司的基本面,很多市场它是取决于市场对你的信心。

主持人:信心、信任。

朱海斌:信心和信任这个是很主要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你如果就是说举A股为例我想,A股给大家的感觉,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圈钱的地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二级市场到现在一直没有做得太好,包括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经常动不动被找到一个目标猛砸猛打那种。

主持人:猎杀。

朱海斌:对。我觉得中国资本市场现在就是说,盘子已经做得够大,框架也都在那,现在如果往前推的话,更多是一些细节方面的事情,包括像入市退市,包括你上市的公司,怎么样真正地起到,资本市场对它的市场的纪律性。

主持人:监管。

朱海斌:加强监管,就是市场监管,这个是我觉得说中国资本市场未来20年、30年能不能真正走向一个成熟和有效的市场,这是它的关键。

主持人:如果说我们对于广大的个人投资者,有一个通俗的判断的话,您对市场的趋势,现在到底是怎么样认识的?那么现在已经是底部了吗?什么时候有可能会反弹呢?

朱海斌:我首先澄清一下,我不做这个,所以我这个只是当门外汉的推荐,我感觉A股下半年应该有一个小幅回升的空间,如果从宏观角度的话,但这个空间不会很大,所以短期来说,基本上还是可能会在一个区间会震荡,然后在四季度可能会有一定回弹的空间。

主持人:对A股来说,可能更加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制度性变化。

朱海斌:对。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预测GDP全年增长7.7%

主持人:我们看到第二季度的GDP数据已经出炉了,现在增速是7.6%,也是创下了年内的一个新低。所以业内有很多担忧的声音说,是不是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您有这样的担忧吗?

朱海斌:这个可能性应该还是非常小,因为第一二季度的经济下滑,7.6%的增长速度,应该来说跟我们原先的预计还是比较吻合的,因为从今年整个中国经济来说,他有内外两方面合力的一个结果,造成经济的下滑,国内的因素来看,前两年中国一直在强调,经济结构的调整,包括降低投资对投资依赖,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包括像在一些行业,像房地产行业像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一些调控,所以这个是导致了经济往回调的一个过程。

从外需来说,这两年全球经济也不太景气,所以对中国今年出口的压力也比较大,所以这两方面的合力造成中国经济下滑。

主持人:7.6%会是今年年内的一个最低点吗?关于全年的GDP,包括三、四季度分别的走势你们怎么看?

朱海斌:从环比的角度来说,环比更加反映实体经济它在近期的一个走向。环比的角度我们预计就是说,一、二季度是一个低点,然后到三季度、四季度以后,就是说因为经济政策慢慢会发挥它的效益,所以三、四季度我们预计经济增长环比增速上应该有一个明显的回升。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说中国经济至少在今年之内,最困难的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

朱海斌:对。应该是,一、二季度应该是,上半年应该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主持人:似乎我们曾经一度认为,如果中国GDP的增长低到了8%以下,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那么今年您的看法?

朱海斌:摩根大通我们是第一家把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调到8%以下,我们现在的预测还是7.7%。中国政府不应该再强调保八。因为从中长期来说,我们也知道十二五规划里头最低的,我们经济增长的目标是7%,今年的话经济增长目标是7.5%。因为这个从中长期来说,中国一个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应该是,就是说逐步下滑应该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一个趋势。所以这是我觉得应该看到的第一点。

第二点保八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历史数据以前证明,保八以后这个每年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就业率可以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这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从目前看,失业率和经济增长这个关系,可能并不像以前那么一定要保八才能维持,包括今年我们看到的就是说,虽然二季度经济增长现在才7.6%,但是在就业方面其实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主持人:这背后的原因何在?

朱海斌:第二季度经济下滑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下滑,下滑明显速度要大于第三产业的下滑。这两个产业之间,我们知道第二产业大概在中国GDP占百分之四十几,第三产业大概占百分之五十左右,这两个差不多是持平的。

从就业的雇佣量来说,第三产业它这个劳动力其实雇佣量更高一些。我们看到有一些制造业行业,他现在对于用工方面用工量是减少的,但在在很多服务业方面第三产业方面,他的就业量可能是持平甚至在上升的,这是一个原因,就是为什么总体的就业还是比较稳定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就业量指标它的上升要滞后于经济指标尤其是经济下滑,这当然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第三季度它的就业量到底会怎么变动,这个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一个经济指标。

主持人:我还希望朱博士您能再来进一步详细地帮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二季度的这个数据会是一个见底和年内的一个低点?

朱海斌:在中国来说,一个主要的影响就是政策,就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我们应该看到,在四、五月份之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还是一直是比较谨慎的,我们可以把它定性为中性的一个宏观经济政策。我们知道五月份当时是四月份数据出炉之后,远远低于预期,这可能也是今年可能最差的一个月,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五月底之后中央当时宏观经济政策,就有一个明显的反向。包括从财政政策也好,从货币政策也好,都出现了明显的宽松。但是二季度相对来说,它经济还是属于一个低谷,为什么?它中间因为从宏观经济政策来说,它要影响到实体经济,它需要一个传导的过程。那这个在中国一般来说要一到两个季度,财政刺激也好,货币进行刺激也好,才能传导到那个实体经济里头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预计在八、九月份以后,经济数据应该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好转。

下半年将降息一次 降准三次

主持人:其实说到宏观政策,我们看到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货币政策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一个月之内降息两次,这也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出现的。那么您认为这两次降息,可能会对当前的实体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同时年内的货币政策的走势,你们的预测是什么?

朱海斌:六月份跟七月份两次降息,确实在时点上很出乎意料,因为当时五月份数据出来以后,市场是预计它会有加息的可能。但是两次加息的时点都早于市场预期,而且两次都是在数据公布之前。从这个意义上,一个我觉得它的市场信号效应非常强烈,从央行的角度来说,在这之前一个经济增长,一个是通胀两方面都是属于一个人民银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六、七月份两次降息,第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就是说,通胀已经不是一个主要的关心的一个事情,反而经济增长现在是中央银行最关心的一个东西。而且第二个给的信号效应就是说,中央银行它现在愿意利用这个机会,因为它要稳增长,所以它马上下调利率,而且我不再犹豫,这个给市场的信号非常明显。

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明显的下调利率之后会有助于下调企业的借贷成本。如果我们说看目前的经济里头,主要的几个问题,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企业的利润率下滑,下滑以后导致企业投资需求减弱,这样直接影响到内需。这个是现在中国经济比较致命的一个,而且比较大的一个症结。调利率,而且两次下调利率之后,对缓解企业第一融资成本,第二是融资压力,鼓励企业投资,这方面会起到一个比较有效的作用。

我们预计就是说今年,年底之前还会再有一次利率下调,25个点,然后在存款准备金方面我们预计还有三次降准。

主持人:其实您刚才讲到了利率下调之后,会降低企业的借贷成本,从而某种程度上帮助实体经济的复苏,对于这点您到底有多大的信心?如果我们把目光往回看的话,在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政府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其实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到实体经济的。但后来某种程度上,这个目标并没有达成。

朱海斌:应该说今年从目前来看,从货币政策来说,对中小企业应该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帮助,我们可以看一下就是说,像今年银行现在新的贷款,贷款比重中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一个是小微企业贷款,一个是三农贷款,在银行新增贷款里头占的比重非常非常高。小微企业贷款大概在新增贷款里超过20%,三农贷款大概接近40%。所以这个比重是非常高的,这个对包括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些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在迈进一些新的步伐,我觉得应该是对整个经济还是会有一些比较有益的推动作用。

我们从2008、2009年那一次刺激里头,应该得出一个经验教训,我们不应该只是片面强调公共部门投资,强调国有企业通过一些增强垄断地位的作用来改善,尤其大中型企业的待遇,而忽视了中小企业和一些民间企业,他们对经济的贡献,这个是我们今年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除了我们传统说的一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说,我们觉得今年政府应该再加大力度去做的一个事情两个事情,一个是减税,减税对于企业部门,普遍性的减税。尤其是通过减税提高比如说对企业在投资方面,给予一些优惠比如说免税或者减税的一些措施,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投资的意愿。

另一方面,刚才提到在2008年2009年我们当时是国进民退,现在可能我们要反过来做,要加强民间资本,在一些投资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尤其在一些国有企业垄断地位比较强的那些领域,怎么样让民间资本也进去。因为相对来说民间的私人部门投资,它的效率比公共部门投资一般来说是要高。这个对于整个中国经济以后的经济转型来说,或者提高投资的效益,或者说整个经济更加依赖于内需,或者整个经济结构转型,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向。

主持人:关于减税你们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和方案吗?一些细节有吗?

朱海斌:一方面像中小企业的减税力度,这个其实今年已经在做,但可能力度可以再做大一些。第二个就是说也是已经在做的,比如上海现在在试点的服务业里头,有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个事情,现在目前只是在上海试点。第一可以推广,推广到更多省市,第二可能在细节上可以再优化一些。还有一些可以新考虑的一些减税的措施,比如我们现在提到目前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企业缺乏投资的意愿,尤其包括中长期来说,中国面临比较大的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你对企业的利润率空间被压缩,这个是比较长期的一个问题。这方面我觉得政府可以在比方说鼓励企业,进行一些研发或者说进行一些高科技或新能源,我们有七个高新技术产业,政府鼓励企业去做的,在这些行业里头,比如说你可以推出一些更优惠的税收减免措施,尤其比如说在研发阶段,你可以做研发你可以退税或者返税或者免税各种措施,这个对整个经济转型,应该是更直接更关键的一个经验可以去做。

稳增长的关键是稳投资 要鼓励私人部门投资

责任编辑:张扬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