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财经观察 > 正文

转融通真正激活做空机制 盈利模式面临颠覆(2)

来源: 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上述研究员告诉记者,单边市的市场机制造成了当前上市公司负面信息,大多经过媒体的渠道流出,但是在转融通后,除了媒体外,机构也可能成为泄露负面信息的主力军。比如对上市公司非常熟悉的中介机构,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这些机构或许私下将公司核心机密卖给专业做空机构,因此利益的驱使也将使得A股市场 “黑天鹅”现象上演得更为频繁。

另外A股公司上市不少是为了圈钱,高管持股享受资本溢价,然后辞职套现,这些离职的公司高管,在A股做空机制下,他们掌握的核心信息也有可能流向市场,从而再次导致“黑天鹅”事件的发生。

可能性二:上市公司先行下跌洗牌?

在上述背景下,因为转融通已箭在弦上,A股做空时代提上日程,这也将使得A股的上市公司也会享受类似浑水做空“中概股”的待遇。上述情形的发生,会否出现一种情况:在A股做空时代来临前,那些有问题的上市公司提前进行洗牌,先让股价下跌呢?

某上市公司董秘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种情况应该分两方面看:第一,当前尤其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历史财务上很多都存在瑕疵,比如资金占用、利润存在虚增、成本不实等,这些关于财务的问题大多可在后期抹平,属于可操作的层面;第二,如果类似历史的关联交易、股权转让等出现违规,因为已留下印迹,所以今后再怎么抵消,也完全抹不掉的。

所以在第一种情形中,财务上的问题适当调低当年的利润,利润的下降资本市场估值水平下降,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进行下跌洗牌;但是第二种情况,这样做就毫无意义,只得期待届时这些问题不要被暴露。

上述公司董秘告诉记者,其实在转融通时代下,A股做空机制启动,有些上市公司只要不危及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地位,比如不被退市,公司不会太在意自己股价的下跌。

可能性三:个股逼空风险出现

在转融通行情开启后,有一个现象也值得讨论,即个股出现逼空风险。证券金融公司从基金、保险、乃至上市公司大股东手中借得股票,然后证券金融公司将股票借给证券公司,而投资者则是从证券公司手中直接融券实施卖空。

在上述操作流程下,在上市公司负面信息暴露前,投资者比如在20元卖出100万股某上市公司股票,该投资者期望以10元价格买回股票还给证券公司,此时负面信息流出,但是实施过程中,公司的股价仍不为所动,此时该投资者希望再次融入100万股再次卖出,以期将价格砸下去。

但此时就会出现一个现象,因为证券公司最终股票取得方包括了基金、保险、甚至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这些能够长期持有该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东,应该与上市公司本身具有良好的沟通关系,而当该上市公司有负面信息时,尽管短期股价波动不影响他们的长期持股,但这些股东有可能不再向市场出借股票,没有后续的股票实施卖空,先前进行做空投资者势必将面临较大的逼空风险。

某上市公司董秘认为,这种现象也仅仅是制度实施前的一种猜想,逼空的风险不确定,但是有种情况可以确定的是,在“两融”业务开展的初期,融券的成本和海外市场相比应该还是比较高,因此上市公司股价即使有下跌,但其下跌幅度不足以弥补投资者取得融券的成本,而市场又没有继续提供券源,这对投资者而言也是一种风险。

可能性四:三类公司易做空

某券商行业研究员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除了突然性事件外,融资融券开启后三类公司也容易出现做空机会。

第一,限售股解禁的公司。从当前的A股市场看,不少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股价并不一定跌,甚至出现上涨。但是观察这些公司股价向上运行的背后,几乎都可以看见“小限”的跑路,而待这些“小限”顺利出逃后,公司股价也将打回原形。

股价之所以上涨,一般都是投资者赌上市公司出利好或者相关的资金在支撑股价。因此,公司、投资者看多决定的一致性,常常使得限售股解禁后股价不跌反涨。而当个股可以融券卖出后,机构投资者会很清楚,上市公司目前力挺股价就是为了股东减持走人,因此在解禁前可能融券直接卖出公司股票,尤其是今后面对大量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股价下跌的压力较大。因此限售股解禁,在做空时代开启前后,股票的操作模式可能会出现变化。

第二,下调业绩预期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在A股市场不时出现,当前的情况是,上市公司在业绩下调公告的前期,股价有的就已经放量下跌,而业绩下调公告后,公司的股价还将继续下跌。不过总体上杀跌动能仍显不足,更多是投资者卖出止损。但在融券实施后,机构的止损单及融券卖出单的双向作用,可能会使得个股下跌的力度更大。

第三,高估值的公司。这些公司在A股市场普遍存在,有些是因为概念性的炒作,股价的连续上涨导致公司估值较高;有些是上市公司忽悠,虚夸其高成长性,从而赢得资本市场给予高估值。

就第一种情况看,融券的推出将使得资金对股票的概念性炒作节奏打乱,当前的概念炒作,待这一概念消失后,公司股价或者估值回归亦比较慢。但融券操作中,一旦概念过去,高估值的票必然遭遇投资者反手做空,因此其估值回归的速度也可能比现行市场更快。

第二种情况,当前不少公司都制定了远景规划,或是签署一些订单金额巨大的框架协议,这种做法常常赢得资本市场对公司给予高估值,但是后来如果发现东西没有那么美好,这类公司无疑也具有较大的做空风险。

另一方面,也有机构投资者表示,在当前基本只能做多才能赚钱的A股市场中,某些财经股吧或者论坛常出现所谓私募内参,基本都是看多公司股价的传闻,这些信息很多都不真实。但由于看的投资者多,影响的人群广,有时候在二级市场相关股票确实有不错的行情。在今后融券真正大规模启动后,不排除市场某些参与者也可能故意放利空消息混淆视听,这种可能性存在,不过其所面对的风险将远远高于利用利多传闻炒股价上涨的风险。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张昊

责任编辑:王雪莲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