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作诗:在全球经济放缓,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国内经济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金融危机过后,我一直强调,中国要降低增长速度,维持在6%左右的增速即可。所以,在经历前期的高增长之后,增速有所下调是情理之中。不过,也不要对中国经济那么悲观。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制造”还无法被取代。“中国制造”的成功除了劳动力成本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与国内的生产方式有关,即“产业集群”。在任何国家,都看不到我们这么大的一个“产业集群”,具有那么精细化的分工和协作网络,这是“中国制造”的关键竞争力所在。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生产的很多都是必需品。全球范围内经济下滑,人们首先减少的是高档型产品的消费,对必需品需求的影响相对少一些。
金赟:降息主要视经济增速下滑速度而定,这从上一次的非对称降息中已经可以看得较为清楚。贷款利率相对存款利率更大幅度的调降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如果未来经济进一步下行,比如三季度GDP继续探底,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很大。从目前情况看,工业增加值增速还没有止跌的迹象,需求面也比较差,降低企业财务成本还是有必要的。而关于降准,央行目前明显以逆回购来替代下调存准率来维持银行流动性保持适中水平,这种操作思路一方面基于引导合理的回购利率形成的考虑,为利率市场化铺路,另一方面,一次性降准将释放5000亿左右的基础货币到银行体系,增加回笼难度,也增加了过量信贷的风险,相比之下,虽然回购存在较高操作成本,但可以实现对货币更高频、更精确的调控。因此之后央行对于进一步降准仍会持谨慎态度,除非银行流动性匮乏较为严重。
热点聚焦
自2010年1月份
我国CPI同比涨幅首度回落至2%内
建议提高居民收入拉动内需市场
吧主:当前国内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请问两位有哪些建议和对策?
金赟:据社科院的预测,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将在2013年关闭,这对中国经济的转型会形成较大负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从制造国转为消费国是最理想的路径,但这需要以民众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能力提升为前提。我们期望年内收入分配改革的具体方案能够出台,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尤为关键,因为这类群体的消费倾向最高,对内需的促进最为重要。
谢作诗:首先,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形势,适当微调货币政策,但幅度不能太大。第二个,有针对性地救助一些因(为担保)关联企业而受到影响的优质企业。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简单的货币放松或财政的扩张,并不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改革,要减税。在外需不振的背景下,就需要更多地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所以,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除了工资性收入,还要想办法增加其资产性收入,为此,需要打破上游垄断,降低税收等。此外,短期来看,我认为中国不会硬着陆。不过,从长期分析,中国经济社会一直处于一个高成本运作的状态,这是个问题。因此,未来改革的方向是如何提升效率,把运行成本降下来。
责任编辑:王雪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