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之西,八桂成林。在广西八桂大地,甘蔗,白糖,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庞大产业链——无一不是广西人的骄傲。
但在今年,糖价一路走低,步步逼近成本价,预计还将丰收的甘蔗更是令糖价“雪上添霜”。当地的制糖企业已将去年装进腰包的利润“吐出”,如今徘徊在亏损边缘,如履薄冰,叫苦不迭。
此时此刻,借诗人郭小川的作品,恰能应景:“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
糖企倒“苦水”:利润同比缩水超八成
今年糖厂日子不好过。现在生产1吨糖只有100-200元的净利润,远远不能和去年1000元/吨的净利润相提并论
在广西柳州白糖批发市场内,一进门便是一溜长桌,十多个工作人员忙碌着通过电话联系仓库和客户,他们个个面露焦灼之色。电话倾谈多是以“黄了”告终,屋外毒辣的日头,加上似乎无休止的蝉鸣越发增添了空气中的烦躁气氛。
“今年糖太难卖了,目前业内基本采取‘先卖后结账’的方式运作,贸易商基本只赚搬运费,利润相当低。”一位现货商擦着脑门的汗水,抱怨道。
当地某糖企负责人喝着降暑的菊花茶,皱起眉头,半开玩笑地说:“糖放太多了,甜得发苦。”据他透露,该企业今年销量一直不佳,再这样下去,亏损是必然的。
万达期货南宁营业部副总经理张亲雄介绍称,现在广西几乎所有糖厂都处于亏损边缘,前期可能有盈利,但现在处于“微利”状况。销区库存基本为零库存,因为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不敢存糖。而库存低,并不意味着消费好转,由于经济不景气,需求萎靡,很多下游中小型消费企业纷纷关闭。不少糖果厂、饮料厂今年减少了近20%-25%的采购量。
此外,受低迷行情的拖累,不少期货公司在广西的驻点也倍感压力,由于客户“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期货公司的收入也大打折扣。
据当地人士介绍,在广西,经过行业兼并重组,中小糖企基本“绝迹”,剩下的都是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糖业集团。而目前糖企的结构大致为:国有企业占1/3,私营企业占1/3,外企占1/3,这属于较为合理的结构。
而这些拥有一定实力的糖企均在今年陷入困境,有的已经面临亏损,大多数企业则是在“微利”状态下吃力经营。
上海证券报记者现场走访的广西丰浩制糖是一家中型糖企,2011/2012年的生产量为15万吨,目前库存还剩下几万吨。
丰浩制糖副总裁周云龙向记者表示,“今年糖厂日子不好过。现在生产1吨糖只有100-200元的净利润,远远不能和去年1000元/吨的净利润相提并论。”他还自嘲道,“当然,比钢厂的情况是要好点。”
游走在亏本线附近,糖企苦不堪言。如今,不但中小型糖企,连大型制糖企业也遭遇盈利缩水的尴尬处境。记者调研的东糖集团是一家以制糖业为主的大型集团。目前在广东、广西、云南、山西等地拥有16家制糖企业,具备年产糖1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该集团在广西有14个糖厂,2011/2012年度加工64万吨糖。
作为一名资深“糖人”,广西东糖投资公司销售总经理曾勇的一句话通常会影响白糖销区的报价。他告诉记者,今年企业的净利润无缘正增长,能不亏损就算好的。去年,白糖销售价格达到7000元/吨,而今年平均在6500元/吨以下,而原材料成本相差不大。现在榨一吨糖基本没有利润,只卖5600-5700元/吨。
“目前手头还剩下不到4万吨糖,如果价格能涨起来,涨一点是一点,企业能少亏一点是一点。”曾勇颇为无奈地表示。
收储传言提振市场:细则待明确
国家将收储白糖50万吨,收储最高限价6550元/吨,往下竞拍,只允许糖厂交储;由于细则未出,影响多大尚无定论
除了现货市场,“苦涩”也是目前白糖期货市场的真实写照。以白糖期货主力1301合约为例。8月23日,1301合约延续下降行情,收盘价为5441元/吨,下跌103元。而在7月31日,该合约一度跌至今年最低点:5310元/吨,与4月份高点相比跌幅为21%,多头本金最大损失超过2倍。
糖市的持续低迷引起了政策层面的关注。8月15日,国家收储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当日下午,现货市场不少家企业停止报价。期、现货糖价强劲回升,期糖价格于午后突然拉升并迅速封停,白糖产区电子盘报价也纷纷涨停。
万达期货南宁营业部总经理李显锋表示,这主要是受到当日午间市场传出国家收储消息的影响,在糖价持续下跌并接近生产成本之际,收储的利好效应无疑是极具爆炸性的。
“要了命了,上午做空的客户还沾沾自喜,一个收储的消息过来,下午直接拉涨停,客户把营业部电话都打爆啦。有位客户早上还盈利10万,午盘一下就亏了30万。”一名期货公司营业部人士向记者描述当日“惊心动魄”的场面。
一位消息灵通的现货商惊叹道,“早就预料到有收储的消息,但没想到盘面反应会这么夸张,直接来个涨停!”
而上证报记者从多位糖业人士处获得的消息是:国家将收储白糖50万吨,收储最高限价6550元/吨,往下竞拍,只允许糖厂交储。
“国家第二批收储只收糖厂的糖,收储价不变,但是细则未出,影响多大尚无定论,但短期白糖价格可能企稳。目前,东亚糖业、南宁糖业可能有50万吨的糖,东糖集团有4万吨左右。”广西东糖投资公司销售总经理曾勇向记者表示。
对于收储的意义,专家称,在大面积供过于求时,国家收储有利于保护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行业的供给安全。而今年似乎又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收储价格是可以令企业获利的价格——6550元。如果企业都按照这个价格销售,肯定不会亏钱。
从历年来看,国家通常是在跌破成本价后收储,保证企业可以维持经营。而今年为什么定在少部分利润的情况下?
“这是因为国家考虑到了行业的长期发展,比如,甘蔗、甜菜,过去是依靠进口加工维持供需平衡。如今,国家希望产区多元化发展,让其能够良性运行,企业才能更好扶持下游农民种植。因此,今年价格定制和价格变化有很大的不一样。” 曾勇分析称。
从上周市场传出收储消息,到正式出炉还需要半个月左右。但目前,国家并未正式公布收储信息,细则也暂且不知。目前有多少加工企业有糖可交?糖的质量问题如何解决?后期有多少糖满足收储标准?国家收50万吨,是收到明年,还是本年度?业内充满了疑虑。
责任编辑: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