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焦点热点 > 正文

需要反思农产品滞销为何老重演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湖南常德石门县被称为“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今年石门柑橘大丰收,预计全县总产量达45万吨。但由于近期多雨,大量的优质柑橘滞销,成堆柑橘被丢弃在泥地里腐烂变质。(10月30日《潇湘晨报》)

柑橘滞销,已经成为年复一年的常见现象,去年重庆、贵阳等地就曾出现类似困境。为避免丰收伤农现象,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比如通过媒体渠道拓展商机,再比如动员党政机关“掀起采购滞销柑橘的高潮”。其情至诚确实可嘉,但这样的关爱之举,至多只能减少果农损失,距离让果农致富的目标还相隔甚遥。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年复一年的滞销现象,到底有没有纾解的出口?市场,是很容易想到的答案。但年年喊市场,却没能摸准市场。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有果农自身前瞻性不够的原因,但更有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2011年,全国19个省柑橘种植面积达到3200万亩,总产量达2650多万吨,照此产量推算,全国13亿人人均消费41斤柑橘,才能实现产销平衡。这表明,柑橘市场竞争压力远超想象。在这样一个产能旺盛却市场有限的领域,柑橘丰年滞销的宿命,其实早已注定。

应该说,前些年一些地方为让农民尽快走上富裕道路,想了不少办法,其中就包括鼓励改种经济作物,提高农产品的价值等。正是在这些行政力量的强力推动下,各色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仅柑橘一项,全国有十多个省份有“柑橘基地”的头衔。

在市场尚未饱和的短缺时期,这些举措无疑有助于大力促进生产,可以为农民带来实惠,但随着各地规模种植能力的迅速崛起,基地化种植的天平快速滑向了微利或亏损的那一端。几乎每年都能看到包菜、苹果、桃子、西红柿、西瓜、柑橘等产品滞销的“新闻”。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产、供、销一条龙式的基地化生产,确实是现阶段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致富的理想模式之一,但过多过滥,尤其是不切合各地实际的规模化种植,本身就为滞销埋下了伏笔。

其次,一些地方盲目复制外地基地化种植模式,肆意扩大种植面积,贪多求大,缺乏全局性规划,缺乏品种改良的长远思考,导致产品始终在低层次徘徊,农民增收无望。

再者,在与市场对接方面,许多地方在基地化种植方面干劲十足,在终端销售方面要么大包大揽,要么完全抛给市场,农民始终是市场风险的主体,难以在市场摸爬滚打中得到锻炼成长。

激发社会爱心力量,帮扶柑橘滞销的果农,这当然是一个温暖社会的举动。但爱心毕竟有限,不可能使农民真正顺应市场规律,通过经济作物种植走上致富之道。在我看来,因应当下农产品频频滞销现象,解决问题的“出口”至少有两点:一方面要将市场因素顺利传导至产、供、销各个环节,鼓励农民从单纯的等市场变为积极主动地找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集团化运作、建立种植保险等途径,大力构建经济作物种植保障体系,增强收入稳定性。(禾刀)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