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时事评论 > 正文

中国“不差钱”为何仍需大力引资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稳定利用外资规模 成为重大经济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加强外商投资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日前在人民网研究院举办的第四期“传媒沙龙”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尽管我国拥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是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下,外资推动高质量经济增长的作用仍很重要,未来我们要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引资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外贸的发展。但是金融危机以后,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我国引进外资增幅在不断下降,自今年6月以来,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已连续6个月负增长。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毕吉耀在人民网“传媒沙龙”论坛上表示,从外部环境看,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欧美跨国公司经营出现困难,对外投资能力在减弱。再加上美国提出重振制造业,西方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对我们吸引外资形成了不小的压力。从国内来看,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很快,特别是劳动报酬不断上涨,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过去不顾一切地招商引资,到现在变成有要求地选资,对一些污染重的、资源消耗大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一些产业,我们不鼓励引进。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要求下,我们更希望引进的是战略新兴产业、新兴农业这样的高端产业。

此外,毕吉耀认为,我国的引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外商投资,特别是我们希望吸引一些有先进技术,能够给我们带来外溢效应的跨国公司,它对我们的环境要求也和以往有所不同。而目前国内竞争政策、产业政策,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投资权益保护这方面的政策还不够完备。

中国研发人员性价比高

专家认为,过去我们主动地在引资,现在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外资要主动进来。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的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外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而中国是必然选择。

“中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中利用外资最多的,累计已超过1万亿美元,是什么原因吸引他们来中国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表示,过去外资是把中国作为一个低成本的、面向全球市场的加工组装基地,也就是说,低成本是最吸引它的主要因素。但是到了今天形势变了,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慢慢地在削弱。然而,外资仍然愿意来中国投资,因为他的第一位目标已经是开拓中国市场,是对中国转移先进的制造业,然后才是把中国作为出口的基地。我们调查发现,有31%的跨国公司要把中国作为一个研发基地,一是因为他们要研发针对中国的产品开拓中国市场,二是因为虽然中国蓝领的成本上涨得很快,但是中国的研发人员的性价比非常好,它的成本大概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7到1/8。

隆国强认为,虽然中国传统的优势在弱化,但总体来看,我们投资环境是非常独特的,这个独特在于我们同时拥有了低成本的优势和大市场的优势。放在全世界来看,这都是绝无仅有的优势。所以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不管是想开拓中国的市场,还是想继续把中国作为一个面向全球的出口基地,中国都具有吸引力。

仍需重视外资“要素包”作用

过去30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弥补了外汇的不足和资金的缺口,对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已经拥有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还需要外资吗?

“外资目前已经不是解决资金的问题,而是对我们中国深化改革非常重要。”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跃生认为,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好,真正市场经济建立也好,打破国有企业垄断也好,外资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包括我们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现在还离不开外资技术的外溢效应。

隆国强表示,钱和钱是不一样,外资表面上看是资金,但实际上是一个要素包,是一个载体,跟着资金一起进来的是管理、经营、技术、品牌和消费渠道。为什么我们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还用不好,还没有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只能借给别人使,去买人家的国债,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广泛地、成熟地把资金变成资本的能力。我们组织生产、研发、营销、开拓市场的能力还是不够的。所以,对中国来说,作为一个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国家,我们需要继续大力地利用外资,提升中国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周小苑)



责任编辑:贺一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