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镉大米事件升温,食品安全屡遭拷问。食品安全暗藏危机,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在“暴利”与“良心”中挣扎,有机农业真假难辨。在近期的《新财富夜谈》节目中,财经评论员叶檀,邀请分享收获CSA项目创始人石嫣、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共同探讨如何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从“谷贱伤农”
到农产品安全
叶檀:最近我听说有镉大米,吓了一跳,连吃大米都会重金属中毒,这还得了吗?
蒋高明:镉米事件究其原因,一个是工业化速度太快,以前工厂都在城市,现在好多都迁移到偏远的农村。另外是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农民勤快,自己除草施肥,现在除草都用除草剂,肥料都是化肥,其实很多重金属就是通过化肥添加进去的。养殖又是快速养殖,45天让鸡长大,4个月让猪长大,重金属就从饲料里添加进去了。
另据媒体报道,山东潍坊地区部分姜农使用神农丹种姜,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叫“涕灭威”的剧毒农药,50毫克就可致一个50公斤重的人死亡。由此,一场由农药使用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又一次进入公众的视线。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指出,我国农药需求量在世界范围内排第一,然而施用只有35%,65%都是作为污染物排入环境中,而所有的污染物最终都归到土壤中。
叶檀:现在最大的问题到底在什么地方?
蒋高明:最大的问题就是“谷贱伤农”,粮食太便宜,包括蔬菜。一块钱一斤粮食没有任何道理。在上世纪70年代的粮食是两毛钱一斤,两毛钱到现在变成一块钱,才5倍。可是我们的工资,从那时候到现在已经涨了200倍,它应该卖到多少钱呢?至少得翻200倍,应该40块钱了,但是现在只卖到一块钱,农民哪有心思生产?
石嫣:“谷贱伤农”肯定是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还有我认为农民种植的时候,他们是无意识的。比如说他并不知道这些污水可能是有危害的,或者说,他用这些种子化肥和除草剂的时候,不知道这些药品对他自身的伤害有多大。
饮食健康,
怎么吃才安全?
李志起:我们现在经常在行业里面讲,有一种问题可能还会爆发,就是我们的食用油。很多油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品质怎么样,尤其是调和油。我经常跟我的朋友讲,千万不要用调和油,宁愿选贵一点的油,或者纯粹的茶籽油、大豆油。什么叫调和油?这个在中国现在是没有标准的。用什么调的,用什么勾兑的,你也不知道。牛奶就出问题了,我预测食用油很有可能下一步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石嫣:我个人坚持的饮食原则是要吃当季的,就是“吃在当季”和“吃在当地”这两个原则。从我们这个农业生产的经验来看,越是当季的产品,它的病虫害的风险就越小。比如说现在就是吃叶类菜的时节,特别是在北方。那到5月份到8月份或者9月份,这个期间是以瓜果类的蔬菜为主,像西红柿、黄瓜是在这个季节大量生产。然后到冬天,北方就是以冬储类的蔬菜为主,像大白菜和萝卜。这些菜在那个季节生产,本身的虫害就会比较少。但是如果我们在夏天,非得要生产叶类菜的话,它的虫害就会比较多,这样可能施用农药的风险也会比较大。
蒋高明:我跟石博士的意见也差不多,也就是当地当季,或者近距离运输的蔬菜相对安全一些,不要追那些时髦。你比如说你非要吃国外的,那长途运输必须要保鲜,那它必须得有一些化学用品用上,这就是一个问题。另外我感觉就是尽量不要吃那种工厂化速生的肉类产品。
有认证标签就是
“有机食品”吗?
有机菜虽然健康,却仍旧“曲高和寡”。一把小菜的价格比肉还贵,老百姓愿意买单吗?记者粗略统计的一组蔬菜价格:上海菜市场售价1至5元一斤,CSA农场售价10至15元一斤,超市有机蔬菜售价20至30元一斤。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是普通产品的5至10倍,因为价格昂贵,所以有机食品推广和流行起来很难。不过,随着中产阶层的壮大,加上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有机产品的消费群体已经形成。而在国外超市,有机食品的价格只比普通食品高出30%至40%,并不是大众难以消费的产品。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已经达到200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三。在我国,真正的有机蔬菜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即包装上要有“有机认证标签”。据介绍,有机产品的认证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全国获得批准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有23家。但业内人士透露,这种有机认证标签非常容易复制,自己都可以印刷,网上也能买到。甚至认证机构本身也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叶檀:你们农场每年都要认证机构来认证吗?认证一年要多少钱?
石嫣:开始是四五万块钱,去年有一个新的有机认证国标。它要求所有在场的产品都要进行一次认证。我们一年蔬菜品种有40到50种,认证下来一年的费用,可能要到15万左右。
李志起:在北京曾经一夜之间,每个社区都出现了有机食品超市。但是后来仔细去了解,它真的都是有机的吗?我们发现80%都不是有机的。这样的一个现状让很多消费者也怀疑,那么多有机食品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你是不是在追求里面的暴利?就是说认证制度如果不改革,有机农业是没有希望的。因为现在发证的机构比较泛滥比较多。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的监管手段监管能力是缺失的。如果真正要做到位,监管费用又很高,很多企业认为是一个不能承受的压力。所以整个认证体系完全用商业化手段去设计,只会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可能让消费者对这个认证制度失望,从而从根本上打击和动摇了对有机食品的信心,这是个大问题。
蒋高明:认证的人坐飞机来。你得给他掏飞机票,来了之后他就坐那填一大堆表,也不到地里去采样。对农民来讲,认证有机食品产业搞不好是绊脚石,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是误导,误以为有个圈就放心了,其实它还是假的。我认为下一步国家要把认证做成免费的,中央拿这点钱不难。既然政府掏钱就该毫不客气从严管理,这样公信力就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