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经济 > 焦点热点 > 正文

“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社会三重困境

来源: 证券时报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常回家看看,一句充满温情的简单话语,曾经传遍大江南北。如今,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给子女“常回家看看”戴上了紧箍咒:你不常回家看看,就违法了!常回家看看,本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可如今却非得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强制下来,我们在充分理解法律善意的同时,也遗憾地看到了法律背后的社会困境。

第一,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如赡养人在单位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大部分老人其实已经解决了日常的生活问题,吃饱穿暖不是大问题。但儿女常年在外,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面,辛辛苦苦把子女养大,最后见面都成了晚年的奢侈品,能不郁闷吗?因此,法律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可谓切中时弊。君不见,有多少子女虽然回家看看了,当父母为照料子女的生活忙前忙后,子女却拿着手机在网上“神游”,甚至吃饭时也离不开手机游戏。这样回家100次,也抵不上一次和老人心与心的交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传统文化的精要之一,是日常伦理。为何在现代社会却要用法律的形式强制执行?原因无他,是因为这个社会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却疏忽了人文教育,我们学英文、钢琴、舞蹈,小学生稚嫩肩膀上的厚重书包里,有几本是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社会精神荒漠化、人文精神旁落化、生存状态物质化,是我们面临的困境。

第二,大部分城市工薪阶层面临着高房价、教育和医疗的重重压力,这弱化了人们尽孝心的频率和自觉性。请问,当他们常回家看看时,加班都没有加班费的单位不会给他们压力?面对等着钱用的妻儿,他们会很坦然地说:“等着我,我回家看看马上就回来!”当一个人面对“什么都涨,唯独工资不涨”的现实压力时,即便他常回家看看,他背后的压力能够彻底甩开吗?也许,他现在正为早点买房,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的目标而拼命工作呢。这个时候,你说他没有孝心,是不是理由有点苍白呢?何况,春节时一票难求,也挡住了他们回家的脚步。

现实生活的高压化,是很多子女不常回家看看的又一重困境,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困境。

第三,城里面那么多的农民工,他们辛辛苦苦干着最累的活,可能月薪也就一两千块钱。一趟来往的火车票就要好几百,这也许是留守在老家的孩子半年的生活费,妻子几个月的家用,又或者是父母半年的医药费,你要他们常回家看看,纵使他们有孝心,但现实吗?这些农民工兄弟为什么不远千里跑到城里来,他们忍心抛家弃子吗?忍心不跟父母在一起住吗?但巨大的城乡鸿沟,逼迫着他们只能来城里讨生活。如果农村有较好的就业机会,收入也不错,这些庞大的农民工队伍,谁会愿意“南下”或“北上”?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生存状态的物质化、现实生活的高压化、城乡差距的加大化,正是“不常回家看看”违法折射出的社会三重困境。 (作者系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