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环渤海 > 正文

赏蒙古族传统礼仪之美

来源: 内蒙古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千年习俗丰姿百态 古老文化源远流长

赏蒙古族传统礼仪之美

▲蒙古族牧民向游客敬酒。

▲在蒙古族婚宴现场,晚辈向长辈敬鼻烟壶。

锡林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上蒙古族传统礼仪课。  托日贝克  摄

锡林郭勒草原上的牧民举行祭火节。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

赤峰市巴林左旗蒙古族祭碾仪式,这是过年习俗中的一部分。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本报记者  阿荣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5000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套宏大的礼仪思想和礼仪规范,而且其精髓深入人心,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进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这个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即礼仪文化。

我国各民族礼仪风俗迥异。千百年来,蒙古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问候、待客、送行等为一体的传统礼仪习俗。蒙古民族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是百灵鸟就要唱出最美的歌调,是文明人就要讲究礼貌;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的容貌也被人耻笑。”这反映了蒙古民族十分讲究礼貌和崇尚礼仪。

让我们一起看蒙古族礼仪千姿百态的俊美丰姿,品一番蒙古族礼仪文化的独特滋味。——编者

感受民族传统礼仪

进入夏季以来,生活在锡林郭勒草原的牧民宝泉异常忙碌,来他家牧家乐旅游点的游客络绎不绝。献哈达、敬茶、敬马奶酒……这些外地游客眼中的新鲜事物,对于蒙古族牧民来说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礼仪文化。宝泉深有感触地说:“游客们在感受蒙古族牧民生活的同时,对古老的蒙古族传统礼仪非常感兴趣。传统礼仪献圣洁的哈达寄托着祝愿,行一个请安礼表达了敬重,交换一下鼻烟壶传达了彼此的关心,老人吻一下晚辈的额头,体现了深切的关爱。这些别具一格的问候礼仪融会了人们之间真诚、淳朴、敬重的情感,联系了人们之间浓厚的亲情、乡情和友情。”

来自上海的游客李月星饶有兴致地对记者说:“热情好客的牧民,为我们献上哈达,亲切、微笑地问候‘赛拜努!(您好)’然后他们站在蒙古包门外西侧,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把我们迎进蒙古包。等我们落座后,身着鲜艳蒙古族袍的姑娘、小伙子端上奶茶、手把肉等蒙古族传统饮食,还伴有蒙古族歌舞助兴。这是我第一次感受蒙古族礼仪习俗,真是别有一番独特滋味。”

蒙古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近千年历史的蒙古族传统盛会那达慕,已成为我区各地竞相举办的大型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在那达慕上,蒙古族传统礼仪习俗的运用和展示是一大亮点。事实上,蒙古族传统文化在我区各地对外交往活动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基本都要进行献哈达、敬酒等传统礼仪。近年来,我区非常重视蒙古族传统礼仪的传承与保护,在部分幼儿园和小学校中开展蒙古族民俗礼仪课程。内蒙古博物院等经常举办蒙古族歌舞、服饰、敬献哈达等民俗礼仪演示活动,让观众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了使搬迁进城的蒙古族牧民保留传统的“祭火”活动,由政府出资,在政府广场、敖包山等地,举办集体祭火节。


 

责任编辑:辛欣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