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人、策展人、出版人、出品人……杨京岛有多个身份,但是现在杨京岛的名片上却只印着“北京银谷艺术馆馆长”的名号。和书画名家打交道,制作出版物,策划操办展览,拍摄艺术纪录片是他的日常工作。
他坦言自己是个杂家,半生奋斗靠的并不是一项专长,更多的是人脉积累和过人情商。他说自己不是发大财的命,却经常仗义疏财。如今杨京岛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忙碌半生,抉择半生,其中苦辣酸甜让他看清许多人和事。
穷人孩子早当家
在位于银谷大厦顶层的银谷艺术馆馆长办公室里,《中国经营报》记者见到了杨京岛。一番介绍后,杨京岛邀记者坐下,在靠近落地玻璃窗的位置,摆放着茶几茶具,他娴熟地泡上茶,指着苍茫的远处:“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西山。”
寒暄几句,几盏茶的工夫,杨京岛才开始娓娓道来,这次他语速慢了很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点我深有感触。”杨京岛1960年出生于海南,出生后不久即被送往北京和奶奶一起生活,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杨京岛明白自立自强的重要,早早地就很懂事。他名字中的“京”“岛”二字正是取自于北京和海南岛两个地区。他打趣地说自己既有北方的大气,又兼有南方的秀气。
因为家境比较困难,他又不愿意问家里要钱,于是整个中学时代,他除了帮奶奶糊装药的纸袋补贴家用,几乎都在四处打零工。
他没有上山下乡,也没有正经上学。很早便进入社会的他尝试过多种职业,渐渐发现自己的长处:为人不拘小节,做事又十分细心,并且特别会跟人打交道。
凭着这点优势,他高中毕业后开始在建筑工地当小工,没多久就从扛水泥的工人成了钣金技术工,后来在天安门给人拍快照,再后来把流动照相摊开到了乡下,他的照相摊总是比别人火爆。后来到电话安装公司给人装电话,客单量也比别人多。
“从来没想过靠谁,那时候谁也指不上,只能靠自己。就找一切机会赚钱生存下去。”杨京岛告诉记者。
很早就开始闯社会让杨京岛有着超越同龄人的精明和老练,然而也染上了不少浮夸的气质。几份“糊口”的工作并没让杨京岛就此满足,反倒让他内心的欲望更强烈。
“那个时候急于取得‘社会认同’和希望获得体面的工作,所以频繁地更换职业也摔过跟头,那时觉得输得起,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做的事情太杂,如果有个专业,能够专注下来做一件事,现在不知道会是怎样。”杨京岛若有所思地说。
兴趣中发现事业
杨京岛坦言自己是个杂家,擅长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充分认识到这项优势,上世纪80年代中,他结束了频繁更换工作的颠沛状态,正式踏入传媒行业。
“最早是在报社做广告,在挂历下面做小广告那都是我的创意,在当时广告界,不惭愧地说也算是人物。”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杨京岛是业内颇有名号的广告人。因为做广告提成多,累积的客户资源也不少,他决定下海经商。他将创业的地点选择在了自己的故乡海南。然而他错误地估计了海南当地的广告业务量和发展速度,最后只能再回到北京。
90年代初他一切从零开始,人也变得更务实。创立广告公司,利用在报社工作积累的广泛人脉,他很快开始运作大型广告客户的投标。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汇源果汁这个品牌,那个时候我们用了7000万元中了央视的标。这还是挺让我自豪的。”杨京岛表示。
一面为众多企业服务,一面也目睹企业兴衰。这也让他的心理产生些许变化:“抛开钱还剩什么?我真正喜欢做的又是什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