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投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观点 > 观察与声音 > 正文

撤垃圾桶 景区能否杜绝垃圾?

来源: 河北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贵州荔波县樟江旅游景区创建无垃圾景区引争议——

撤垃圾桶 景区能否杜绝垃圾?

展茂光/作

近日,贵州省荔波县樟江旅游景区正式启动无垃圾景区创建活动:景区内将取消垃圾桶,以后每位进景区的游客都可免费领取清洁袋用于盛装垃圾,游玩结束后自行丢弃于指定地点。据景区负责人介绍,以前景区内使用的都是垃圾桶,但垃圾桶的设立会破坏自然景观的和谐,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进行维护、保洁。这次创建无垃圾景区,是全国首次尝试。

正方:有益、大胆的尝试

新浪网网友张立美表示,首先,自然景区内的垃圾桶会或多或少地破坏景区的和谐美观。游客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冷不丁看到一个垃圾桶,难免会感到莫名的蹩脚。因此,撤掉垃圾桶其实是维护了每位游客的利益。

其次,景区设置的垃圾桶在维护和保洁时耗费着大量人力、物力,然而如此巨大的保洁成本下,垃圾乱丢现象治理却未收到应有之效。与其如此,不如反其道而行,拆除已设置的垃圾桶,转而做好景区外垃圾集中处理和景区内的惩罚、引导等工作,也许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既有利于降低景区的管理维护成本,也可以有效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可谓一举两得。

腾讯网网友刘昌海认为,很多时候,景区脏是因为乱丢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处理,于是游客就“越见到垃圾积累越乱丢”,以至形成“破窗效应”。而如果游客的第一片垃圾能够得到恰当处置,就不会出现后面的连锁反应。景区有垃圾桶,固然会给游客带来一些方便,但也会让游客或多或少地产生“即使乱扔了一些垃圾也会有人清理”的意识,依赖性就会增强,环保责任心就会削弱。而拆除景区的垃圾桶,则可以消除这种依赖心理,“倒逼”人们提升文明自律意识,自觉维护景区环境卫生。

反方:“冒进”之举 恐将适得其反

新民网网友贾志勇认为,从总体上看,垃圾袋代替垃圾桶的做法看似有所创新,实际上却是“冒进”之举。试想,在偌大的景区内,如果游客领了垃圾袋却没有使用,依然随手把垃圾丢在地上,怎么办?如果清洁袋本身被当成垃圾扔了又该如何应对?景区拟定的处罚标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这些现实的问题都应当加以考虑。

该网友同时强调,景区为打造生态旅游、环保旅游的设想是很好的,但游客环保意识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突然拆掉所有的垃圾桶,要求游客“随身携带垃圾”,不但会影响旅游体验,甚至还会引发逆反心理。

京报网网友前溪则剖析称,人们购买门票,进景区游玩,就和景区达成了旅游服务合同,景区要力所能及地为旅客提供服务。若把旅客当成一个移动的垃圾桶和环卫工,其实是将景区的部分卫生管理职责转嫁到旅客头上,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该网友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做法是对游客的一种“道德捆绑”。事实上,许多景区的垃圾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并且存在着分布不合理、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让游客遵守规范的成本降下来,“不乱扔垃圾”才会形成自觉行为。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取消垃圾桶既缺乏制度支撑,又难以得到人们的理解与认同。所以景区应该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实现公共产品的优化配置,为游客的垃圾寻找更多、更便捷的“出口”,而不是“变疏为堵”。

深思:引导应和监督管理相结合

对于创建无垃圾景区这一目标的尝试和努力,我们应当予以称赞并充满期待,不能马上泼冷水。而且不可否认,这种以垃圾袋代替垃圾桶的做法更多的是一种提醒:维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如果每个人都能时刻有这种意识,那么景区的环境卫生自然就有了保障。

然而现实却是,在樟江旅游景区的方案里,我们只看到了拆除垃圾桶和发放垃圾袋,网友们提到的有关配套管理却未见提及,这就难免让这一“创新”显得有些不靠谱。而由此可能引发的一连串不良后果,正是网友质疑的关键所在。

中新网网友汪昌莲表示,做任何工作,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善意的初衷也可能结出恶果。试想,景区有垃圾桶,一些游客都做不到“垃圾入桶”;取消了垃圾桶,乱扔垃圾现象可能会更普遍。景区取消垃圾桶,与其说是一种创建无垃圾景区的管理创新,不如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管理“洁癖”。垃圾桶变身垃圾袋后,如何监督、管理,避免人们担心的情况发生,考验着景区管理者的智慧。

北晨网网友黄齐超也认为,如果游客的文明意识、公德观念大大增强,那么很多管理上的问题必将迎刃而解,甚至将不成其为问题。然而,在一些游客的公德意识还远没有达到很高层次的时候,必要的管理、引导、监督仍然必不可少。现实当中,别说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就算是有管理人员的监督,也有不少游客置之不理。在这种情况下,垃圾袋的正能量、垃圾桶的感召力,恐怕都不足以完全纠正游客的不良习惯。因此,和垃圾袋代替垃圾桶相比,我们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地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制度的力量去约束、规范那些不良行为,进而促进游客文明意识的不断提升。

吴 韬 周丹平/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乔慧
Tags:
转发至: 分享到QQ空间 百度收藏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信息资讯
关于环渤海财经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