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中国一直就处于“不差钱”的状况,缘由是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变革需要“不差钱”支持,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让工农产成品、土地、劳动力这几块干海绵有水可吸,发生由非市场化到市场化的转变。
但是经过35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按照名义值计算,1978年的GDP仅有区区的3645.2亿元,到了2012年GDP已经增至近52万亿元,名义量增加了140多倍;若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按照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2012年实际GDP规模为8.8万元亿之多,实际量增加了20多倍,所以我们称自己为经济大国,是当之无愧的。
与之相应,中国广义的货币供给总量(M2)则超过了100万亿元,狭义的货币供给总量(M1)也接近32万亿元,中国货币化程度距200%的水平正在快速接近,要知道放眼四海,超过这个水平的国家是屈指可数的,所以我们称自己货币供给大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上述两组数据,实际上已经简单地勾勒出过去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致模样——“货币环境宽松下的经济高速增长”,而如果观察过去的数据,还可以发现这一“宽、高”黄金组合还存在一个经验上的“4:8”比例:即按照不变价格计算,中国实际GDP规模每8年翻一番;与之对应,广义货币供给余额(M2)大致是4年翻一番。如果这个经验数据规律有效的话,那么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翻一番”目标的完成(笔者认为这一目标可能会提前三年左右就会完成,即2017年就提前完成),届时实际GDP将到达15万亿元,名义GDP更是升至80万亿元的规模,相应M2余额则要达到近190万亿元,中国的货币化程度将达240%左右,那么可以简单地打个比方,那个时候的货币量,就相当于平均每个人身上有超过1万元的信用额(债务)。真的到了那个境况的话,我们可能称自己为债务大国了。
未来究竟会怎样增长,谁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宏观当局作为最能够干预经济运行的一方,它的行为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实际轨迹。因此让我们看看宏观当局中管货币的“人”——中国人民银行,它怎么说。
首先,中国货币化程度是否属于全球较高水平,中国人民银行有话要说。它在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开专篇予以说明:“各经济体货币多与寡,与其融资结构、储蓄水平等有很大关系,需要对此作客观、科学的认识”,并且通过对18个经济体的考察得出“一个以银行融资为主、储蓄率高的经济体,其货币总量就会相对多一些”的结论。中国无疑具备这两个条件——央行指出,目前中国的银行信用占GDP的比重在150%上下,储蓄率则在50%左右。
其次,中国人民银行还明确了一个展望,即“随着经济结构逐步调整转型,银行融资占比下降,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居民资产组合的选择会更加丰富,同时随着消费占比上升,储蓄率也会降低,这些因素都会使货币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货币总量/GDP也不会持续上升,并有可能逐步降低下来。”
中国人民银行年初的这个表态有几个非看不可的点:
看点一,中国的银行信用占比高,意味着向银行借钱的人多,为什么借钱,一般意义上是因为借钱有利可图。
看点二,中国居民的储蓄多,意味着存钱的人多,为什么存钱,无外乎要么图利息,要么是备不时之需。
看点三,未来向银行借钱的人会少,因为可能通过其他渠道借到钱。
看点四,未来向银行存钱的人会少,因为增加消费,会增加存款外的其金融产品。
综合这四点看,作为一国货币的控制者,其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将逐渐由“两多”走向“两少”,这就是所谓的“脱媒”,即借助银行体系传统的存贷中介通道发生的货币使用权转移的行为会减少,但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信用总量的减少。
实际上,近些年中国的实际情况已经反映出了这一变化,这里只举两个数据:
一是,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口径估算,截至今年10月末,非信贷类融资余额约35万亿元(即除了人民币信贷和外币信贷类的其他融资),较2009年末11万亿元的余额增加了24万亿元,而在2001年底的时候,这类融资的余额仅有1.3万亿元,这一组数据显示“脱媒”下的信用近三年增长了318%,近十余年更是增长了2333%。相应虽然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由2009年末的79万亿元升至目前的144万亿元,三年间增长了182%,但增速还是远远低于“脱媒”的速度。
二是,按照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12年末,银行理财余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而在2009年银行理财还不足1万亿元,三年间增长了700%,如果说在2005年至2007年那一轮A股大牛市的时候,曾出现“全民炒股”,那么现在说出现“全民理财”一点也不为过。
由此可以说,虽然发生在传统意义上借贷环节的货币相对慢了下来,但是在“脱媒”下的货币却快了起来,这就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脱媒”下的“不差钱”阶段。
书人曾在《中国钱事(1)》中提出一个问题:由于没有能够吸纳超额货币的新领域,继续“不差钱”的操作,就会让钱由“蜜”变为了“水”,怎么办?
而中国的实际则告诉我们,金融真是一个魔术师,它竟然又变出来一块巨大的“干海绵”,现在不仅是银行才能做“钱的生意”,包括居民、实体企业在内的各类微观经济体都在做“钱的生意”,仿佛一夜之间国人找到了“钱是能生钱的”炼金术。
故事讲到这儿,一个被西方国家诟病的词,马上在笔者的脑海中跳了出来——“庞氏骗局”,用咱们的话讲,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当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都想做同样的事情,无论这个事情多么渺小,而在“羊群效应”下,事情变化形态往往像潮水涨落——同涨同落,因此其产生的冲击力一定巨大的,所以与其他海绵相比,“金融”这块海绵更善变,也更有吸引力,这些年观察下来,庙堂内外都很喜欢它。过去都认为:货币作为总量控制的手段,更像是一根绳子,当经济热的时候需要拉一拉,当经济冷的时候,绳子太软,无法发力;而现在呢,货币几乎已经变成了魔术棒,时而是软绳子,时而又变成了木桩子。■
作者系国内某大型金融机构研究部研究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渤海财经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